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唐和

唐和(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

唐和
唐和(生卒年不详),字稚起,晋昌郡冥安县(今甘肃省瓜州县)人。北魏时期大臣,瓜州刺史唐繇的儿子,伊吾王唐契的弟弟。唐和最初入仕西凉。西凉灭亡后,跟随兄长唐契、外甥李宝在伊吾城建国,向柔然称臣。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受到柔然逼迫,遣使归降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协助成周公万度归攻打西域和龟兹,奉命镇守焉耆,平定柳驴城主乙真伽反叛。正平元年(451年),入朝见驾,待以上宾之礼。文成帝继位后,出任镇南将军、济州刺史,颇有政绩,受封酒泉郡公。累迁内都大官,用心审理疑案,受到朝野称赞。皇兴年间(467―471年),唐和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征西大将军、太常卿、酒泉王,谥号为宣。

  • 本名唐和
  • 稚起
  • 所处时代南北朝
  • 民族族群汉人
  • 籍贯晋昌郡冥安县(今甘肃安西东南)
  • 职业官员、将领
  • 官职镇南将军、济州刺史
  • 爵位酒泉公
  • 追赠征西大将军、太常卿、酒泉王
  • 谥号

避难伊吾

唐和初仕西凉。泰常五年(420年),北凉君主沮渠蒙逊灭亡西凉政权,唐和与哥哥唐契携带外甥李宝(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逃到伊吾(今新疆哈密地区)避难,招集民众二千多家,向柔然臣服。柔然封唐契为伊吾王。

归顺北魏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唐和兄弟在伊吾经营二十多年后,派遣使者向北魏投降,但却遭到柔然的逼迫,于是率领部众前往高昌,准备攻取高昌。柔然派遣部落头领阿若率领骑兵讨伐唐和等人,追击到白力城。唐和率领五百名骑兵先攻打高昌,唐契与阿若交战而死。唐和于是召集残余将士,投奔车师前部王车伊洛。当时,北凉残余势力沮渠安周正屯居在横截城,唐和攻克横截城,斩杀沮渠安周的侄子沮渠树。唐和继而率军攻克高宁、白力二城,斩杀二城的戍守头领,并派遣使者前往北魏请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嘉奖唐和的忠诚,屡次赏赐给他财物。唐和后来与车伊洛打败沮渠安周,斩首三百人。

平定西域

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九月,太武帝派遣成周公万度归率军攻打焉耆,焉耆军队大败,焉耆国王鸠尸卑那逃奔到龟兹。太武帝下诏命令唐和与车伊洛率领所部军队与万度归会师,然后攻打西域。恰逢万度归传檄招降柳驴等六座城池(《北史》、《资治通鉴》则记载是唐和劝说并收降柳驴等六座城池),于是趁机共同攻打并夺取波居罗城。同年十二月,万度归从焉耆向西挺进征讨龟兹,留下唐和镇守焉耆。当时驻守柳驴的官员乙真伽(一作乙直伽)率领诸胡人将领据城反叛,唐和率领一百名轻装骑兵进入柳驴城,擒获并斩杀乙真伽。从此,诸胡人都畏服唐和,西域地区重新得以平定。

授官封爵

正平元年(451年),唐和前往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朝见太武帝,太武帝用优厚的礼仪来款待他。

文成帝拓跋濬继位后,由于唐和归顺先朝因功,便授任他为镇南将军,封爵酒泉公。

世人称赞

太安年间(455年―459年),唐和出任济州刺史,在任期间很有称誉和政绩。后来入朝担任内都大官,审理案件,不用肉刑,审理并获得实情的疑案很多,世人因此称赞他。

去世追赠

皇兴年间(467年―471年),唐和去世,终年六十七岁,朝廷追赠他为征西大将军、太常卿、酒泉王,赐谥号宣。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