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台静农

台静农(作家、书法家、文学评论家)

台静农
台静农(1903年11月23日—1990年11月9日),本姓澹台,字伯简,原名传严,改名静农,号龙坡。安徽霍邱(今六安市叶集区)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教师。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肄业。1925年夏,鲁迅发起成立未名社,台静农入社,是该社的骨干成员,参与编辑出版《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未名新集》等。他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兼写诗歌和散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等。《地之子》共收小说14篇,作品多从民间取材,地方色彩浓厚。因此被公认为20年代初期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短篇小说《拜堂》叙述的是乡村叔嫂婚的悲情故事,具有强烈的心理冲击力。小说以景物、环境、现场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情感波澜的技巧,非常精当,艺术效果极佳。另外,他还编有《关于鲁迅及其著作》一书,收入关于《呐喊》的评论和鲁迅访问记等文章14篇,1926年7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此为最早的鲁迅研究资料汇编。1927年起,台静农先后在辅仁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和齐鲁大学等大学任职。抗战爆发后,迁四川,任职于国立编译馆和白沙女子师范学院。1946年应许寿裳之邀赴台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二十余年。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先秦两汉及唐代文学。台湾出版的《中文大学典》,台静农也是主要编纂者之一。70年代之后,致力于散文创作。同时,在书法和篆刻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

  • 中文名台静农
  • 别名字伯简,笔名有青曲、孔嘉等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安徽省霍邱县(六安市叶集区)
  • 出生日期1903年11月23日
  • 逝世日期1990年11月9日
  • 毕业院校天津法政学院
  • 职业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
  • 代表作品《地之子》
  • 主要成就辅仁大学副教授台湾大学教授国家文艺奖

台静农台静农(1903—1990),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字伯简,笔名有青曲、孔嘉等,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人。幼承庭训,读经史,习书法,中学后入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肄业,奠定了国学基础。1925年春初识鲁迅,后两人关系密切,友谊深厚。1927年后,任教于辅仁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及齐鲁大学等。抗战后,举家迁四川,任职国立编译馆。1946年赴台,后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台静农治学严谨,在文学、艺术、经史等多种领域均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驰名。有《静农论文集》《静农书艺集》《台静农散文集》《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等行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