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膺之,字仲庆。他须髯俊美,有风度容貌,喜好学习,聚敛财物颇丰,神气甚高。从尚书郎历任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天平年间,叔父司马子如当权,司马膺之作为宰相的侄子,再加上自己本来就有名望,所交游的人,全都是一时的名流,还与邢邵、王景等人都结为莫逆之交。
司马膺之的哥哥司马世云作乱,按法律应为其服丧一年的亲属都应被诛杀。不过,因为司马膺之和弟弟们都有才能,受到朝廷的怜惜,文襄帝高澄特别将他们赦免死罪并流放到邻近州镇。文宣帝高洋继承家业,司马兄弟得以还朝。北齐接受东魏禅让,司马子如被另封为须昌县公,将爵位回授给司马膺之。司马子如抚养司马膺之兄弟非常慈爱,司马膺之兄弟也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对待司马子如。
司马膺之个性方古,不同流俗,同样很受宰相杨愔的重视,但他性格疏狂简略,恃才傲物,整个天保年间,他都没能得到仕进的机会。乾明年间,王晞为司马膺之进言,才被任命为卫尉少卿,又升任国子祭酒。河清末年,拜金紫光禄大夫。但他患痢疾腹泻,多年不能起来做官。武平年间,在家中被拜为仪同三司。近代以来,班台之类的贵重官职都被赏赐给勋旧或负勤劳之功的人,司马膺之虽然号称猥杂,但名望地位还是很隆重。他的庭院和家宅很是朴素,登门的没有杂客。他天性不喝酒,也不重视接待宾客。久病在床,后来甚至不堪再读书,有时会下一整天的棋。有些名士一向思念他,就时时登门问候。司马膺之平日说话不说杂言,只是讨论经史。他喜欢读《太玄经》,又为扬雄《蜀都赋》作注解,经常说:“我想和扬子云(扬雄字子云)交友切磋。”他患痢疾长达十七年,最终也没能治好,在北齐灭亡当年因痢疾去世,终年七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