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谦,祖籍嘉兴,生于苏州。幼年随父沈钧儒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庆应大学附属小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翌年入杭州钱塘小学。宣统二年(1910)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入杭州第一中学。因剪去辫子,被校方开除,遂改入嘉兴省立第二中学。1912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考入上海同济医工学校。1916年毕业于语言科,1919年毕业于医预科。后赴德国,就读于法莱堡大学医学院医本科。1924年通过德国国家考试,获医师毕业证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大学附属医院任内科医师。归国后,在北京开业行医,先后兼任北京外交部医官(医务所副主任),京师大学视察员。
1928年冬,到上海开业行医,兼任上海私立法学院校医和德文教授,上海私立同德医学院内科教授,上海南市平民医院内科特约医师。
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他参加抗日救护队,获中国红十字会抗日救护奖章。九一八事变后,曾参与上海200余名大学教授联合署名的致国民党宁粤和平统一会议诸中委电,要求抵御外侮,尊重民权。“七君子事件”后,以医生的身份设法入狱为七人诊病,借以沟通消息,经常奔走于苏、沪之间,传递信息,配合营救工作。同时代沈钧儒任正行女中校长之职。八一三上海华界沦陷后,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驾车以医生身份为掩护,将救国会的宣传资料转移到租界。他还曾顶住日伪的压力,拒绝担任“甲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协助沈钧儒从事“反内战、争民主、争自由”的活动,其寓所成为中国人民救国会经常活动的场所。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中国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沈谦与有关同志一起,秘密掩护沈钧儒离沪去香港。
上海解放后,受聘为上海市医学会讲座教授,任上海市中纺第二医院院长(未就职)。1950年1月赴北京任中南海门诊部内科主任。1957年任中央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外科针灸科研究所副所长和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1953年以来,先后当选北京市西单区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城区第三、四、五、六届人大代表。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为“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受到冲击和批判。1977年3月23日因病去世。家属尊其遗嘱,将遗体捐献医院解剖,骨灰洒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