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秦仲文

秦仲文(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

秦仲文
秦仲文,(1896年1月26日-1974年6月23日)名裕,河北省遵化县人,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是著名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山水画宗法清初“四王”,上溯元代四家,兼擅墨竹,亦精书法。解放前曾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编写了中国绘画学史一书。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及院委。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选集。

  • 中文名秦仲文
  • 别名秦裕荣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北省遵化县梁子河村
  • 出生日期1896年1月26日
  • 逝世日期1974年6月23日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职业画家,美术家
  • 代表作品《沙丰路上写生》,《岷山遇雨》,《岳阳楼》,《乌江天险》
  • 主要成就创作了《沙丰路上写生》创作了《岷山遇雨》创作了《岳阳楼》

秦仲文秦仲文,原名秦裕荣,号仲文,后又以秦裕为笔名,别署梁子河村人,画室名群峰扶翠之居。1896年1月26日生于河北省遵化县梁子河村,1974年6月23日卒于北京。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自幼喜欢绘画,初临摹《芥子园画传》《纫斋画》《古今名人画稿》。1915年入北京大学法政系。书画师从章浩如先生,并曾得贺履之、陈师曾、汤定之、金城诸前辈指点;1918年参加蔡元培校长主办的中国画法研究会,1920年参加金城等创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担任研究员,用力于临摹古代名作。其山水画初学晚清奚冈、黄谷原、戴醇士诸家。后深入研习清初龚贤、查士标等人作品。因此,先生在书画史论和书画艺术上都打下了极其深厚的传统笔墨基础。他的画作浓郁沉厚、简括宁静,从技法到意蕴均富文气。其成名早于齐白石、徐悲鸿等人,是坚持笔墨为宗的我国传统北派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1921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即原北平艺专)、京华美术学院、国立北平艺专。解放后历任北京画院画师、院委、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等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性豪爽,能直言。1947年,在北平艺专任教(原国立北京艺专)时,与寿石工、李智超二教授一起,因对艺专中国画教学主张与徐悲鸿不同而发生激烈争论,反对徐悲鸿在中国画教学和创作中,生吞活剥照搬西画画法的“以素描为中国画造型基础”的教学法。当年暑期后三人被徐悲鸿解聘。这就是轰动其时的“三教授事件”,从此,在政治上遭受冷落;50年代中期,又著文与王逊进行中国画问题的论争,极力维护传统画法与特点。文革期间受迫害,据早年曾受业于秦仲文先生的当代资深山水画家、国画理论家关瑞之先生回忆:1974年秦仲文先生的国画《群鸡》被文化部定为“黑画”,并定性为“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战略”,最终秦先生积郁成疾于1974年秋去世。他是当年唯一受迫害致死的“黑画家”。1978年秦仲文先生和其他“黑画家”在政治上得到彻底平反。

周总理亲临现场并发表讲话

1957年5月14日在北京成立了北京中国画院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