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秦蕙田

秦蕙田(清朝官员)

秦蕙田
秦蕙田(1702年-1764年),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代学者、官员。秦蕙田少承家学,以经术笃行。于乾隆元年(1736 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擢内阁学士,历官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秦蕙田去世。秦蕙田深通音韵、律吕、算术、医方堪舆等,尤精于《三礼》之学,认为儒者不能舍经以谈道,离经以求学。所著《五礼通考》,按《周官》吉、凶、军、 宾、嘉五礼之目,仿徐乾学《读礼通考》体例,网罗众说。对先儒聚讼之处,一一疏其脉络,破其症结,上探古人制作之原,下不违当代之法。又喜谈《易》,认为易便是象,而先儒详于言理,略于言象,故而撰成《周易象义笺》一书。其著作尚有《四声表》等。

  • 树峰
  • 味经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江南金匮
  • 出生日期1702生
  • 逝世日期1764年
  • 主要作品《周易象日筏》《味经窝类稿》
  • 本名秦蕙田

秦蕙田是宋代著名诗人秦观的二十六代孙。祖父秦松龄,字汉石,是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父亲秦道然,字雒生,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官至礼部给事中。秦道然与允蘟是好朋友,就作了王府总管。雍正帝将允蘟发往西宁,斥责说:“你府中管事头领,什么人不能用,而偏偏用汉人给事中秦道然。”秦道然也被随之流放,后来又被囚禁入狱。乾隆元年(1736),秦蕙田获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后,上奏陈情,看在他的父亲已经80 岁,风烛残年且病重不能自主,是个垂死之人,秦蕙田自愿以捐弃功名,被罢免官职,来赎父亲的罪过,请将老父释放回家。乾隆帝就放了秦道然,但并未夺去秦蕙田的功名。他的父亲因此得以回家,安度余生。

秦蕙田“少承家学,以经术笃行,为江阴杨名时所知。”年幼时就研究、学习礼书。雍正二年(1724)他开始与本地的几位知己,共同收集、探讨各种有关礼经的注释。

乾隆元年,秦蕙田经乡、会试后,获丙辰科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是科为今上登极首科,故馆选独多。其名臣如大学士蔡新、尚书秦蕙田……等,名臣皆出其中,可谓盛矣。”他是所选六十七名庶吉士中的一人。乾隆三年,秦蕙田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六年,再次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这一年他39 岁,已经食俸三年三个月,官任翰林院编修。乾隆七年,秦蕙田又出任会试同考官。乾隆八年(1743),授翰林院内阁学士。乾隆九年,乾隆帝驾临翰林院赐宴演乐,御制五律“车壁图书府”字为韵得“东”字音。敕群臣分韵应赋。秦蕙田以学士应赋。

乾隆十年,秦蕙田出任礼部侍郎。父丧,丁忧在家。乾隆十二年,为父守丧期间,开始重读《读礼通考》,使他重温幼时研习礼书的旧业,开始整理昔日收藏的注释,加以完善,增补了《读礼通考》,完成了这部包括各种礼制的著作。乾隆十三年(1748)秦蕙田服阙,官复原职,仍任礼部侍郎。乾隆二十二年(1757),调职刑部,出任刑部尚书,兼领工部。第二年,皇帝恩赏秦蕙田加太子太保衔。乾隆二十五年(1760)出任会试主考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增补《读礼通考》的基础上,历经三十八年,终于写成了《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书中所言“五礼”系根据《周礼》的说法,所谓“吉礼”是祭祀典礼;“嘉礼”是节日庆典;“宾礼”是宾主之间的礼节;“军礼”是军旅礼节;“凶礼”是天灾人祸(如丧葬类)的哀悼。后来收录在秦蕙田的文集《味经窝类稿》。乾隆二十八年(1763)秦蕙田再次出任会试主考官。

秦蕙田“令西曹最久,遇事沉毅果断,退则闭户著书。所撰《五经通考》凡二百六十二卷,故昆山徐尚书乾学未成之书,岁久佚伪脱辑补缀,历数十年始成而刻之。即卒,谥文恭。”“(秦)蕙田官翰林时,月进札子,原本经术,迨官侍郎。尝举仁和孙灏自代,世服其知人,学者称味经先生,味经(秦)蕙田号也。”秦蕙田家曾享有接待皇帝的荣耀。在无锡惠山秦家拥有一座著名园林,起名“寄畅园”。该园曾作为清圣祖、清高宗两帝的南巡行宫。据《(嘉庆)无锡金匮县志》卷十七封赠中记载:“其祖父(秦松龄)以孙(秦)蕙田赠刑部尚书”。

乾隆二十九年(1764)初夏,秦蕙田以病乞求退休,没得到皇帝的同意。到这一年秋季再次申请,才得到允许。在返回南方的途中,船行至仓州,秦蕙田卒。乾隆皇帝赐谥号文恭。

据《新齐谐》中传说,乾隆三十九年,秦蕙田作为大司寇时,京师有个无赖儿子韩六,殴打父亲致伤,刑部直隶司官拟斩立决,左右侍郎认为受伤并非致命,意欲不斩。秦蕙田以父子名份攸关,理应正法,决定奉旨依议斩首。临刑,由狱司李怀中监斩。三日后,韩六鬼魂忽然附体在李怀中身上,大声喊叫:“诸位大人业已宽恕我死罪,而你却来斩我,我死也不甘,今天前来索取性命。”闻听后,人们都害怕,不过,认为韩六到死也是个糊涂鬼。然而,李怀中竟然死了。后来人们说:“文恭(秦蕙田)过严,(鬼)畏其气焰,故移祸于(李)怀中也。”暗示邪不侵正。

据《淡墨录》中“父子先后同门”中记载:“文恭(秦蕙田)为编修时,充壬戌同考官,先石亭公出其门下;后公为刑部尚书,充癸未会试总裁,余又以会试第二人出公门,父子先后同门,亦异事也。向例父之房师,而子又出其门者,应用门下晚生帖,称太老师。有欲认门生者,则以门生与门下晚生两刺并投。而近例禁写门生,抵用光名帖,即门生也,于是以光名刺投。文恭(秦蕙田)曰:‘太老师尊而不亲,仍称老师可也。’时先北路公为涿州牧,领余见文恭(秦蕙田)求训,文恭教以《易》谦卦六爻皆吉,至今佩悔不忘也。”

著有《五礼通考》及关于经学之作为主的《味经窝类稿》文集等。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