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钱稻孙

钱稻孙(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工作者)

钱稻孙
钱稻孙(Qian Daosun,1887年-1966年),浙江吴兴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钱稻孙在语言、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医学等方面有精深的造诣,精通日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是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工作者,将欧洲中古文学传到中国的最早者,国人译但丁《神曲》第一人。译有《万叶集精选》、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剧本、井原西鹤的小说、日本民族音乐学家林谦三的《东亚乐器考》、导演黑泽明的电影剧本《罗生门》等书。

  • 中文名钱稻孙
  • 外文名Qian Daosun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887年
  • 逝世日期1966年
  • 出生地浙江吴兴

钱稻孙9岁时,随外交官父亲到日本,先后毕业于成城学校、庆应义塾中学和高等师范。

完成中学学业后,随家到比利时,在当地接受法语教育,后到意大利,在罗马的意大利国立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回国不久又随担任公使的父亲到意大利和比利时,此间他学习了意大利语和法语,并自修了美术。

1910年回中国,1912年中华民国建国后,到教育部工作,1915年升视学(督学)。与当时同在教育部工作的鲁迅、许寿裳交往密切,

1921年,他发表译作《神曲一脔》,用文言楚辞体裁,从意大利语原文译出《神曲》地狱篇的前5章。

钱稻孙还在大学里攻读医学和德语。曾先后担任教育部视学,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日籍教授课堂翻译(日籍教授回国后讲授"人体解剖学"课),国立北京大学讲师、教授兼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1927年起在北京清华大学教日本语等课程。

1931年起专任该校正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后与汪精卫政权合并)成立后,他历任北京大学秘书长(1938年起,辅助职称“总监督”的首长汤尔和)、校长(1940年起,1942年到1943年兼农学院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钱稻孙受国立清华大学委托,留京保管学校资产。

北京(时称北平)沦陷后,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大学"校长兼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兼农学院院长(1942年至1943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分配到齐鲁大学教医学。此后,他调到卫生部出版社担任编辑。

1956年退休后,他被聘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翻译。

1966年,钱稻孙去世,享年79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