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藩镇割据,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唐王朝已名存实亡,中华大地上开启了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彭士愁的父亲彭瑊、伯父彭玕在唐末黄巢起义时举乡兵自保,此后逐渐成为割据吉州(今江西吉安)的地方军阀,后因五代十国中吴国的压迫而向西投奔楚国,年幼的彭士愁也随父亲和伯父留居异乡。彭氏兄弟入楚后得到楚王马殷的器重,分别委以重任,而且马殷还为自己的儿子马希范配彭玕之女为嫡妻(马希范继任楚王后封彭玕之女为顺贤夫人)。
彭瑊被先后被授以辰州刺史、溪州刺史之职。自910年任溪州刺史时起,他在逐步统一了酉水流域土民各部,后来联合漫水(今湖北来凤)土官之弟向伯林等,打败并赶走了早期溪州首领吴着冲,随后又统一了惹巴冲。
923年,楚王马殷任命彭瑊为靖边都指挥使兼溪州刺史,领上、中、下溪州及保靖、永顺等州,是开湘西彭氏土司的八百年基业。
938年,彭瑊去世,彭士愁即位。彭士愁继位后,勤于政事,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又团结各部。后来兼有上、中、下溪州、保靖、永顺、龙赐、天赐、锦、奖、懿、远、安、新、洽、南、富、宁、来、顺、高、忠顺、感化等20余州,领域在今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溆浦、辰溪、芷江,湖北来凤、宣恩,重庆酉阳、秀山一带,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
溪州铜柱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彭士愁和楚王马希范在溪州(今永顺)会溪坪结盟,铸铜柱为记。
为保溪州和平,溪州与南楚歃血为盟,订立盟约。古称:千年一柱 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