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裴忌,字无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裴忌出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族“河东裴氏”,祖父裴髦,在南梁担任中散大夫;父亲裴之平,官至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晋陵太守。裴忌年少聪敏,见识和度量兼备,熟读史籍,为时人所称赞。早年担任南梁豫章王萧栋的法曹参军。
随讨叛乱
太清二年(548年),河南王侯景举兵叛梁。裴忌招募兵勇,跟随司空陈霸先征讨侯景,累立军功被封为宁远将军。后来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其弟王僧智在吴郡起兵抗拒陈霸先,陈霸先派黄他讨伐王僧智,王僧智率兵在西昌门迎战,双方相持不下,陈霸先委以裴忌重任,于是裴忌率领部下精兵,轻装出发,日夜兼程,从钱塘直抵吴郡城下。随后裴忌让军队在城外鸣鼓喧哗,据守城内的王僧智以为大军来袭,便乘小船弃城而逃投奔了杜龛,裴忌得以成功收复吴郡。裴忌夺城有功,被陈霸先上表举荐为吴郡太守。
入陈任职
永定二年(558年),陈霸先受禅登基,建立陈朝,裴忌被授为左卫将军。
天嘉(560年-566年)初年,裴忌出京任持节、南康内史。当时义安太守张绍宾拥兵据城反叛。陈文帝陈蒨命裴忌为持节,都督岭北诸军事,率兵平定叛乱。裴忌还朝后升任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
天嘉五年(564年),裴忌迁任云麾将军、卫尉卿,封东兴县侯,食邑六百户。
光大(567年 - 568年)初年,湘州刺史华皎在长江上流反叛,当时辅政的安成王陈顼尽命众军出讨,委任裴忌总管建康中外城防诸军事。
太建元年(569年),裴忌被任命为东阳太守,改封乐安县侯,食邑一千户。
太建四年(572年),裴忌出任太府卿,次年(573年)转任都官尚书。
北伐被俘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陈宣帝陈顼计划北伐北齐,尚书左仆射徐陵认为吴明彻了解当地风俗,统军、谋略之才无人能比,推举他为主帅,裴忌也力赞吴明彻为主帅,徐陵又推举裴忌做副将,于是陈宣帝诏令裴忌为监军,与吴明彻领兵十万出征北伐。因收复淮南失地有功,裴忌被授为军师将军、豫州刺史。裴忌到任上后,积极安定抚慰当地百姓,颇得民心。不久裴忌又被改授为使持节、都督谯州诸军事、谯州刺史。但还未来得及上任,朝廷又命裴忌为都督随吴明彻北上进讨彭、汴,裴忌与吴明彻兵分两路,吴明彻于吕梁战败。
终老于隋
吕梁兵败后,裴忌与吴明彻一并为北周俘虏,北周任命裴忌为上开府。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中国。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裴忌在长安去世,享年七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