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陆羽

陆羽(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

陆羽
陆羽(733年—约804年),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该书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晚年隐终卒葬竟陵(一说葬于湖州杼山)。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的事迹在《新唐书》《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全唐文》等文献中有所记载,其著作颇丰,不过大部分作品已散佚,唯有《茶经》三卷完整存世。他亦工于诗,但传世者不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二首。(概述图参考资料)

  • 全名陆羽
  • 别名茶圣、陆子、陆季疵、陆三、陆文学、陆太祝
  • 鸿渐、季疵
  • 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茶山御史
  • 所处时代唐代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
  • 出生日期733年
  • 逝世日期804年
  • 安葬地竟陵(一说湖州)
  • 主要成就撰写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 主要作品茶经、六羡歌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被遗弃,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并收养。

陆羽像(湖北天门)(2张)陆羽以《易》自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12岁时,陆羽到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

天宝十一年(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

天宝十五年(756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堼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乾元元年(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

《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

贞元三年(787年),怀素与陆羽相识并相交。陆羽亲自为怀素写下了《僧怀素传》,对研究怀素晚年创作的“天下第一小草”的《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有重大意义。

从陆羽活动的地域空间范围来看,其人生轨迹大致可以分为湖北竟陵、浙江湖州和隐居周游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陆羽的成长时期、创作旺盛期和晚年时期。

考察茶叶

唐中陆羽随诚州难民北上,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但同代文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里,曾详细地开列出一张陆羽品评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单。

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传说之四

陆羽及《茶经》相关照片(12张)从火门山(天门山)上下来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少年陆羽便心无旁骛,立志于对茶事的研究考察工作。“安史之乱”后,陆羽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的舒州(今安庆境内)、湖州,当时年仅二十四岁,从此定居于此,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

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皎陆相识之后,结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思路。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