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陆玩

陆玩(东晋时期士族重臣、书法家)

陆玩
陆玩(278年-341年),亦作陆琉(米芾作陆统 ),字士瑶,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晋时期士族重臣、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东吴丞相陆逊侄孙、高平相陆英之子,卫将军陆晔之弟。陆玩器量宽厚儒雅,早年便有美誉,后为丞相司马睿召为掾属,被王敦强请为长史。王敦之乱平定后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于苏峻之乱时与其兄陆晔成功劝说叛将匡术以宫城苑城归降义军,事后获封兴平伯。咸和六年(331年),陆玩升任尚书令,深受朝廷尊崇。在王导、郗鉴、庾亮相继逝世后,陆玩因名望得以升任侍中、司空,他在任上谦虚待人,并引进寒微之士,许多人都受其恩惠。咸康七年(341年),陆玩逝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太尉,谥号康,故称“陆太尉”。陆玩善书法,尤长行书,《宣和书谱》收录有其《贺瑞星表》。 

  • 本名陆玩
  • 别称陆琉、陆统、陆太尉
  • 字号字士瑶
  • 所处时代两晋时期
  • 民族族群晋人
  • 出生地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 出生时间公元278年
  • 去世时间公元341年
  • 主要作品《贺瑞星表》
  • 官职侍中、司空
  • 封爵兴平伯
  • 谥号
  • 追赠太尉
  • 典故陆玩无人
  • 家族吴郡陆氏

气量宽厚

陆玩出身世家大族,他器量宽厚儒雅,成年时已有美好名声,贺循多次称赞他清正而处事公平允当,曾推辞郡里和东海王司马越的辟命。晋元帝司马睿任丞相时,陆玩被任命为丞相参军。屡次升迁后至奋武将军,拜侍中。陆玩以疾病为由辞职。 

后来,王敦任命陆玩担任自己的长史,更以军令威逼,陆玩逼不得已而应命。 

险遭免官

太宁二年(公元324年),王敦之乱被平定后,有关部门建议将包括陆玩在内的王敦的属官们免官禁锢,以责备他们既不能阻止王敦叛逆。丹杨尹温峤上表为陆玩等人申辩,而尚书令郗鉴同意禁锢王敦官属,最终晋明帝采纳温峤的意见,陆玩得免于禁锢。 及后,陆玩再拜侍中,转任吏部尚书,兼领会稽王师,陆玩推辞不接受。后再转尚书左仆射,兼领本州(扬州)大中正。 

协助平乱

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苏峻之乱爆发,苏峻于次年领军攻入建康,掌握朝政,不久后更强迁年幼的晋成帝到石头城,而陆玩则与其兄左光禄大夫陆晔留守宫城。 

咸和四年(公元329年)正月,陆玩与陆晔成功游说苏峻将领匡术献上宫城苑城向讨伐军投降。同年,苏峻之乱被平定,陆玩亦因功勋获封兴平伯。 

倍受荣宠

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八月,陆玩升任尚书令。 朝廷其后下诏称许陆玩,加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并加散骑常侍,陆玩两次上疏推辞,均未获准。 

位列三公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七月,丞相王导逝世;同年八月,太尉郗鉴逝世;次年正月,司空庾亮逝世。半年之间,朝内外三名重臣相继去世。朝廷因陆玩有德望,升陆玩为侍中、司空, 赐羽林四十人。但陆玩自感是东晋人材凋宁,才由自己担任三公,于是处处谦让,例如不任命司空属下的掾属,后经成帝劝说才被逼从命。 

咸康七年(公元341年)十二月,陆玩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太尉,谥号康,朝廷赐兵丁千人,守冢人家七十家。晋孝武帝太元(376年—396年)年间,朝廷功臣的待遇普遍被削减,连曾经执政的司空何充等人都只剩六家,因陆玩有辅佐创业的功绩,之前陪先帝陵墓而葬,朝廷因此特别设置兴平伯官属用以保卫他的墓地。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