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李曾

李曾(北魏大臣)

李曾
李曾,字号不详,赵郡柏仁县(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北魏大臣,宣城文昭公李孝伯之父。少年时期,学习郑氏《礼记》《左传》,三次拒绝出任冀州功曹。入为太学博士,出任赵郡太守,令行禁止,颇有政绩,得到明元帝嘉许。镇抚并州丁零,颇有政绩。病逝于任上,获赠平南将军、冀州刺史、柏仁县子,谥号为懿。

  • 中文名李曾
  • 国籍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赵郡平棘

李曾少时学习郑玄注解的《周礼》、《左传》,以教授经学为业,赵郡三次征辟他担任功曹,李曾都没有就任,门人弟子劝他,李曾说:“功曹的职务,虽然是乡里征选的最高等次,还是郡吏罢了。侍奉他人,怎么容易。”州刺史征召李曾担任州主簿,李曾到任月余,感叹的说:“梁竦说过:‘州郡之职,让人空自劳苦。’不能奉行大道,是我自身的忧虑。”李曾回家继续讲学。

道武帝拓跋珪时期,李曾被征召担任太学博士,外任赵郡太守,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劫匪盗贼逃窜。魏明元帝拓跋嗣嘉奖了李曾。并州的丁零人长期危害太行山以东地区,得知李曾能让百姓为之尽力,畏惧不敢进入赵郡境内。贼寇在常山郡境内得到一只死鹿,说是得于赵郡,贼寇首领责备他,下令将鹿送回原处。邻郡为此做歌谣说:“假冒赵郡的鹿,仍胜过常山的粟。”李曾就是受到如此畏惧。

李曾去世后,朝廷赠予平南将军、冀州刺史、柏仁县子,谥号为懿。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