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闵子骞

闵子骞(春秋末鲁国人)

闵子骞
闵子骞(前536年一前487年),名损,字子骞,孔丘弟子,春秋时鲁国人,闵子骞墓在历城区洪楼南路旁,百花公园西门北侧。闵子骞年幼丧母,遭后母虐待,后母用芦花为闵损做袄,亲生之子用棉絮。父知晓后,欲休后母,子骞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于是就此作罢止。后母也很受感动,从此待三子如一。唐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配享于孔庙。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费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追封为“郎琊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又改封为“费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闵子。闵子骞,性孝友,在孔门中以德行和颜渊并称,其孝名也名扬天下,后人把他列入二十四孝之中。孔子曾赞扬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季之言。”

  • 子骞
  • 所处时代春秋
  • 出生地鲁国
  • 出生日期公元前 536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 487年
  • 本名闵子骞

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而其孝悌之德尤为世人所称颂。《论语·先进》赞扬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据传他幼年丧母,后母偏爱她亲生的两个儿子,而虐待闵子骞。父亲知道后,要把后母赶走,闵子骞却为后母说情,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太平御览》卷三十四)其父善其言,乃止。子骞一直对父母尽孝顺之道,对昆弟尽友爱之情。后母被感悟,待子如一。他物质欲望寡少,仕途观念淡薄。《论语·雍也》载,当季氏请他当“费宰”时,他断然谢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说他是“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唐开元八年(720)诏为“十哲”之一,配享于孔庙。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费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为“瑯琊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又改封为“费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为先贤闵子。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