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柳奭

柳奭(唐朝宰相)

柳奭
柳奭(shì)(?-659年),字子邵,一字子燕,蒲州解县(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唐朝宰相、外戚,唐高宗首任妻子王皇后的舅父。出身河东柳氏,贞观年间,累授中书舍人。凭借外甥女成为皇后,历任兵部侍郎、中书侍郎等职,永徽二年(651年),拜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累迁中书令、监修国史,建议王皇后收养陈王李忠为子以巩固后位。王皇后失宠之后,自请辞去相位,迁吏部尚书,外放遂州、荣州、象州刺史。显庆四年(659年),中书令许敬宗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柳奭牵连在内,下狱处死。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得以平反,追还官爵。

  • 子邵、子燕
  • 谥号河东县男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蒲州解县
  • 逝世日期659年
  • 最高官职中书令
  • 本名柳奭

早年经历

柳奭出身于关中世家,祖父柳旦曾为隋朝太常少卿。叔父柳亨曾加入瓦岗军,后归降唐朝,累迁至邛州刺史,封寿陵县男。柳奭很可能是随叔父一同归唐,在贞观年间,官至中书舍人。

担任宰相

大陆版《武则天》中的柳奭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柳奭因是太子妃王氏的舅父,也被擢升为兵部侍郎。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并任命柳奭为中书侍郎。永徽二年(651年),柳奭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三年(652年),柳奭升任中书令,监修国史。当时,王皇后无子。柳奭便建议她收养高宗庶长子李忠,又寻求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同年七月,唐高宗立李忠为皇太子。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独宠武昭仪(武则天)。王皇后因不善交际,在后宫逐渐受到孤立,其母魏国夫人与柳奭在进入后宫时同样不受礼遇。柳奭见皇后失宠,心中不安,请求辞去宰相职务,被罢为吏部尚书。

被贬遇害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指控王皇后,称其行厌胜之术。唐高宗大怒,有意废后,并严禁魏国夫人入宫,将柳奭贬为遂州刺史。柳奭行至岐州时,岐州长史于承素揣摩皇帝意旨,又奏称柳奭泄露禁中语。柳奭因此又被贬为荣州刺史。不久,唐高宗不顾群臣反对,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将王皇后废为庶人,还将反对废后最激烈的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

显庆二年(657年),褚遂良改贬桂州都督。许敬宗、李义府秉承武则天的意旨,诬奏宰相韩瑗、来济勾结褚遂良,图谋不轨。同年八月,韩瑗、来济、褚遂良均被贬刺史。而柳奭也受到牵连,被贬为象州刺史。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又诬称长孙无忌谋反,并奏称:“长孙无忌谋逆,都是因褚遂良、柳奭、韩瑗挑拨煽动而成。柳奭还暗通宫掖,意图鸩杀陛下。”唐高宗将长孙无忌流徙黔州,追削褚遂良官爵,并将韩瑗、柳奭除名。同年七月,唐高宗遣御史前往象州将柳奭押解回京,并命当地州县抄没其家产,随即又命将其就地处死。柳奭死后,近支亲属全部被发配岭南为奴婢。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遵照武则天遗命,追复柳奭官爵,并赦免其家族。开元元年(713年),柳奭的堂侄孙柳涣上疏皇帝:“臣堂伯祖柳奭,虽蒙平反,但子孙皆已亡故,只有曾孙柳无忝,仍在龚州,形同流放。臣请求将伯祖还葬乡里,让柳无忝返回原籍。”柳奭这才得以归葬蒲州。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