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1931年的江青(红圈者)和梁实秋先生(3张)1915年,梁实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1920年9月,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发表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
1921年5月28日,于《晨报》第7版发表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
1923年8月,毕业后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学院(Colorado College)留学。
1924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26年,回国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
1927年春,与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
梁实秋1930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决定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并于9月30日正式任命杨振声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便邀请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即今中国海洋大学)。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家独身到后方。
梁实秋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教科书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战后回任北平师大教授。
梁实秋1949年到中国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
1966年退休。曾携妻子程季淑游美,在美台两地轮流居住,其妻辞世后重返台湾。
1975年,同韩菁清结婚。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