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金农

金农(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
金农(1687年-1763年),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因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闲号,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布衣终身。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 全名金农
  • 别名初名司农,39岁后改为农
  • 寿门、司农、吉金
  • 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浙江仁和钱塘江畔(今杭州)
  • 出生日期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
  • 逝世日期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
  • 主要成就创“漆书”;为扬州八怪之首
  • 主要作品《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等

金农像(9张)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金农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

金农天姿聪颖,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邻,又与吴西林同时,与号称“浙西三高士”交往熏陶,更增金农的博学多才。乾隆元年(1736年)受裘思芹荐举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他自负满腹才学,50岁时在朋友举荐下,到北京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却落榜而归。年方五十,开始学画,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在衰迈之年客居扬州卖画为生,女儿海珊远嫁天津,不幸难产而死,陪女儿一起生活的老妻要南归,金农四处求售字画筹措资金,才把她接回家,但不久妻子就郁郁而终了。老妻殁后,金农又把唯一陪着自己的哑妾遣去,伶仃一身,寄居寺院。

金农金农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在困苦时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袁枚,求写彩灯,王昶撰《蒲褐山房诗话》记述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卒年七十七,一作七十八。

金农博学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