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江万里

江万里(南宋爱国丞相、教育家)

江万里
江万里(1198年-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都昌(今江西九江都昌阳峰江家山村)人,南宋民族英雄,政治家、教育家、理学家。江万里年轻时,以乡举被送入太学读书。后历任池州教授、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知吉州、江西转运判官兼权知隆兴府、监察御史、右正言、殿中侍御史等官。江万里任殿中侍御史时,遭人诽谤而被罢官,闲居数年。贾似道宣抚两浙时,江万里被辟除为幕府中参谋官。后接连被任为宝章阁待制、刑部侍郎、同签书枢密院事。1265年,被任为同知枢密院,后又升任参知政事。1269年,江万里被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次年,元兵进攻襄、樊,江万里屡次奏请发兵救援,贾似道却不予置理,江万里便辞去相职,被降任为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后改任潭州知府、湖南安抚大使。1274年,江万里以年迈而辞去官职。同年,元军渡江南下,江万里被元军游骑发现,后借机逃脱。1275年,元军攻破饶州,江万里之弟被杀,江万里闻此噩耗,便投“止水”而亡。江万里知吉州时,创建白鹭洲书院,培养出了文天祥这样的人才。在任权知隆兴府时,又创建了宗濂书院,为当时的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江万里继承程朱理学思想,而达到“体立用行,散斥而大”的目的,但在权奸当道国势日危的的现实中行不通,他心中对“四端于我,充满勃郁”的坚定信念,凝聚于他心中,树立了他最后以身殉国的思想基础。

  • 别名江临
  • 子远
  • 古心
  • 所处时代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江右民系
  • 出生地江西南康军都昌
  • 出生日期1198年11月16日
  • 逝世日期1275年3月19日
  • 主要成就创办白鹭洲书院
  • 主要作品《咏荷》、《劝农诗》、《万里家训》等
  • 本名江万里
  • 官职左丞相、枢密使、观文殿大学士
  • 追赠太傅
  • 爵位益国公

小荷才露

1198年,江万里出生在江南西路南康军都昌县延昌乡林塘柏树下江村一户书香门第之家。

江万里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进入私塾读书就能一目数行,稍加指导即能琅琅成诵。少年时代,他跟随父亲学习朱熹的学说,特别精研《周易》,进入太学后,更是发愤苦读。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江万里一举金榜题名,其殿试论文《子仪单骑见虏》,以应使唐朝国家重臣郭子仪“自重其身”为题材,见解精辟,文辞清新流畅,被誉为“高古之文”。

大展宏图

嘉熙元年(1237),39岁的江万里出任吉州太守。他一到任,一面组织民众兴修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一面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江万里所到之处劝农桑,办学校,济时艰,务教化,历事理宗、度宗二帝。

嘉熙四年(1240),江万里按照他母校九江白鹿洞书院的样板,创办了吉安白鹭洲书院。

咸淳元年(1265),蒙古军急攻襄阳,江万里多次请求遣师往救不允,愤而辞官。

咸淳五年(1269年)4月,在江万里的举荐下,朝廷起用文天祥到宁国府上任。

咸淳六年(1270年),江万里任左23相期间,任命文天祥兼权学士院。

临危受命

咸淳九年( 1273年) ,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江万里接受了湖南提刑的任命,再次出山为国效力。

江万里以76岁高龄,奉旨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此时,他的再传弟子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江万里与弟子文天祥相会,师徒两人情谊甚笃。天祥仰慕江万里之为人,比之为北宋范仲淹和司马光。而江万里则”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慨然日:”吾老矣, 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事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文天祥感动不已,流涕再拜而去。

应时身退

咸淳十年( 1274年) ,元辉水陆并进,大举犯宋。77岁的江万里料国事已不可为,辞官归隐鄱阳。江万里选择在通衢四达之重镇、元兵必争之要地饶州定居下来。他在芝山南麓凿池,并建一亭,取名”止水”,表明自己澄净坦荡的胸怀,也包含了他对国运衰微无力回天的情结。

以身殉国

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二十一日,江万里投止水自尽,以身殉国,终年77岁。宋恭帝赠江万里太傅,益国公,后又加赠太师,谥号“文忠”。朝廷为江万里敕葬了十二座坟冢,分布各地。

后人追葬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江万里死后六年,门生刘辰翁从年初开始,到彭泽、鄱阳、都昌一带打探消息,谋葬江万里。刘辰翁在《祭师江丞相古心先生》中写下:“我欲见公,泪洗模糊。公非无子,有子有弟。其存其亡,讯莫予以寄。畴昔之言,历历托孤。门生满眼,责独在余。”祭文详细交代了学生刘辰翁对江万里之死的哀痛,以及对老师死后之尸体保存、收敛安装诸事的牵挂。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