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武大郎

武大郎(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武大郎
武大郎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施耐庵根据元朝无名氏的《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元朝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以上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中描写的行者武松和武松打虎的故事进行衍生编撰出的新人物(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并无哥哥)。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性情懦弱,却心地善良、为人质朴、疼爱兄弟。因其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短而被世人嘲笑,起诨名“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靠卖炊饼,将武松抚养成人,还买了房,无意间娶了潘金莲,却招来横祸,命丧黄泉。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的阳谷县县令武植,并不可能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病死的施耐庵所写的武大郎的原型。

  • 中文名武大郎
  • 别名武大
  • 性别
  • 登场作品水浒传
  • 所处朝代北宋
  • 民族
  • 籍贯清河县
  • 弟弟武松
  • 配偶潘金莲

原型争议

风传明朝武大郎(武植)便是《水浒》中武大郎的原型,此言不确,原因如下:

1、水浒原本成书于元朝。

历史上考据,水浒成书后几年,施耐庵病逝(根据施耐庵的生平,可以断定水浒完全成书于元朝年间,即使后来罗贯中有编辑,也不会有大的改动了,再说了武松一节,是水浒最先完墨的)。

2、明朝开科举时,施耐庵已经去世。

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也就是说施耐庵仅仅在明朝活了3年,施耐庵人生其他时间是在元朝度过)他死的那一年,明王朝才首开科举考试,并且无一北方人中举。所以施耐庵还没有等武植成为进士,就已经死了。而武植是永乐年间中举,就是说起码得到朱元璋死后才行,而朱元璋死于1398年,可见两者年份相差相当远,施耐庵根本不可能听说过武植中举的事。故此武植绝非水浒里的武大郎人物原型,纯属后人牵强附会,是以不必采信。

3、水浒通篇不曾出现“武植”一名,“武大郎”是“武家老大”的意思。

原著形象

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