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天不假年,故传世作品极稀。本幅写于1914年沪江剑庐,即与兄长同处上海之时。据一般资料所载剑僧于1913年赴东瀛留学,本幅题款的时与地,与上述有出入,或可据画迹实证来考订其生平行迹。就传世仅有画迹所见,剑僧在实践其兄倡导的"新国画"上,技法掌握运用已甚成熟,对照不同时期之作,见受剑父影响极深,这与剑父亲授有莫大关系,亦反映其天资聪慧。如写于1908年的《群卉》(见《三高遗画合集》,1968年,页58)与高剑父同年《溪畔双禽》(见本目录编号561)相比,风格相类外,书法之接近几难分辨。
作为货物集散地,江米巷无疑是繁荣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东交米巷进入列强虎口,也被正式更
解密:近代名家是如何评价演义小说说岳全传?
"闯关东"非自近代始 东吴大将太史慈曾渡海北上
石禅老人赵藩:他对近代史和地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代西方人认为中国哪一项制度堪比“四大发明”
几何原本对近代数学的微积分 数论的创立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李鸿章的功过评说
他是近代满清名将,抗击列强的民族英雄,却死在小人之手
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没有称帝?
为什么说黄遵宪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