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陈元康,字长猷,冀州广宗(今河北威县)人氏,他的父亲是镇南将军陈终德。陈元康广泛涉猎文史,机警敏捷有才干。正光五年(524年),陈元康跟随尚书令李崇北伐立了军功,被赐予临清县男的爵位。普泰年间,陈元康成为主书,加封威烈将军。天平元年(534年),陈元康撰修起居注。天平二年(535年),陈元康升迁司徒府记室参军,受到府公高昂信任。后来,陈元康成为瀛州开府司马,加封辅国将军。陈元康做官期间一直都很称职。
受到重用
司马子如、高季式把高欢的主簿孙搴叫过来陪自己喝酒,结果害得孙搴饮酒过量而死,所以司马子如又向高欢举荐中书郎魏收成为新的主簿。某天,高欢对高季式说:“我的前任主簿孙搴,他饮酒过量去世了。但现任主簿魏收写出来的那些东西,我是越看越不满意。所以你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个比较严谨缜密的人呢?”高季式向高欢推荐了陈元康,并说道:“陈元康能在黑暗的晚上写文书,而且写的特别快。”高欢把陈元康召过来一见,果然十分满意,当场授予他大丞相功曹一职,不仅允许他掌管国家机密,又让他做了大行台都官郎。对于当时的国家军务,陈元康了如指掌,问无不知。高欢临出发的时候,留下陈元康在自己身后,高欢在马背上念出九十多条号令,陈元康掰着手指一条一条地数,竟然能够全部背下来。陈元康与赵彦深同掌国家机密,被当时之人称为“陈、赵”。虽然当时陈元康官位高于赵彦深,但陈元康的性格却十分柔和谨慎。高欢越来越喜欢陈元康,说道:“陈元康这种人,世间少有,如今却让我得到了,这一定是上天赐予我的!”
对于高仲密谋叛一事,高欢知道这都是因为崔暹的缘故,所以高欢想杀掉崔暹。高欢的世子高澄把崔暹藏起来之后,替崔暹去向高欢求情。高欢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饶他一命,但我一定要狠揍他一顿。”于是高澄放出了崔暹。高澄对陈元康说:“若是让崔暹挨了打,我就再也不和你见面了。”等到崔暹见到高欢,脱下衣服准备接受惩罚之时,陈元康快步走了进来,他一边走上台阶一边对高欢说:“大王以后要把天下托付给世子,难道您连一个崔暹都不能原谅吗?”于是高欢听从了陈元康的建议,宽免了崔暹。高澄入朝辅政之时,崔暹、崔季舒、崔昂等人一起被任用,张亮、张徽纂等人也得到了高欢的礼遇,但他们的职位都在陈元康之下。当时的人们说:“三崔二张,不如一个陈元康。”
献策高欢
陈元康跟随高欢参与邙山之战。高欢在邙山打败了宇文泰之后,与诸位将领召开会议。当时大家都认为,在野外没有青草,而且他们的士兵和马匹疲惫不堪,所以不能乘胜追击宇文泰。陈元康却说:“两军交战已经很久了,如今我们大获全胜,这便是上天的意思,时不可失,所以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宇文泰。”高欢说:“如果碰上了宇文泰的伏兵,我该怎么办?”陈元康说:“前些日子大王从沙苑还军的时候,宇文泰都没有设埋伏,如今他都溃败到了这等地步,哪里还能制定出周密计划?假若您放弃这次胜利,而不去追击宇文泰,他日宇文泰一定会成为您的心腹大患。”但高欢竟然没有听从这项提议。陈元康以功封安平县子,食邑三百户,不久之后封平南将军、通直常侍,转大行台郎中,徙为右丞。直到高欢病重时,才对高澄说:“当初邙山之战,都是因为我没有采纳陈元康的建议,才给你留下了宇文泰这个巨大的祸患,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死不瞑目。”
追随高澄
武定五年正月初八(547年2月13日),高欢去世,一开始是秘不发丧,只有陈元康一个人知道。高欢死后,高澄开始主持朝政。陈元康得高澄的恩宠,所以被拜为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封昌国县公,食邑一千户。等到侯景反叛时,高澄被诸位将领逼迫,所以高澄想要杀崔暹向诸位将领谢罪。高澄先偷偷地将这个打算告诉了陈元康。陈元康进谏说:“如今四海未平,但纲纪已经确定了。如果您仅仅因为想赢得几个将领的欢心而枉杀无辜,损害刑典,这难道不是辜负天神,那么您以后又该怎样安定百姓呢?以前汉景帝就犯下了杀晁错的教训,希望您牢牢记住此事。”因为陈元康的这番话,高澄才没有杀了崔暹。
高岳讨伐侯景没有获胜,高澄想派潘相乐作他的助手。陈元康说:“潘相乐不善于随机应变,不如让慕容绍宗去。再说了,先王有命,能够与侯景抗衡的人,只有慕容绍宗。只要您真心诚意地对待慕容绍宗,那么侯景就不足为惧。”这时慕容绍宗还在很远的地方,高澄想召见他,却又担心他一时惊疑而心生叛意。陈元康说:“慕容绍宗知道我特别受您的恩宠,所以他最近还派人给我送来金钱,以此来表示对朝廷的诚意。我当时想让他安下心来,所以接受了他的金钱,还认真地给他写了回信,我可以保证他不会生出异心。”于是高澄拜慕容绍宗为将领,慕容绍宗很快就打败了侯景。高澄因此事而奖赏给陈元康五十斤黄金。
西魏将领王思政入据颍城后,高澄派出多位东魏将领去攻打他,却都没有成功。陈元康向高澄献计说:“您现在辅佐朝政还没有立下大功,虽然您打败了侯景,但侯景不是外贼。如今颍城将要被攻破,希望您可以借此机会,亲自一举攻下此城。这样做足以给您立威奠定事业了。”高澄命令陈元康骑上驿站的马去考察颍城的情况。陈元康回来之后报告说:“这个城池肯定可以攻下来。”于是高澄亲自领兵攻打颍城,到了那里后,很快取得了胜利。高澄因此赏给陈元康黄金百铤。
当初,东魏朝廷授给高澄相国、齐王之位,高澄多次推辞不接受。随后,高澄召集诸位将领以及陈元康秘密商议此事,将领们都劝高澄接受职位,但陈元康却不同意,他还对魏收说:“这些人说的话会让大王犯错误。我早就跟大王说过,若他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官职,拥有了设置百官的权力,我或许有幸获得黄门侍郎之职。但当前形势却不允许他这样做。”崔暹趁机离间陈元康与高澄的关系,还推荐陆元规为大行台郎,想分走陈元康的权力。由于陈元康本人也比较贪财,还收取贿赂,所以高澄逐渐开始反感他了,陈元康开始害怕起来。高澄想让陈元康去做中书令,用闲职来打发安置他,但是此事没有来得及施行。
护主而死
武定七年八月初八(549年9月15日),高澄正在准备接受禅让之礼,所以陈元康与杨愔、崔季舒都坐在高澄的身边开会。当初,高澄抓获了南朝徐州刺史兰钦之子兰京,还让他给自己做厨师。兰钦想给兰京赎身,高澄不同意。兰京多次向高澄申请离开,反被高澄杖打了一顿。高澄对兰京说:“再提此事,我就杀了你!”这一天,兰京进屋给高澄他们送吃食。高澄让他退下,然后对众人说道:“我昨晚梦见这个奴才用刀砍我,我一定要杀了他。”却不料,还未走远的兰京听到了高澄这句话,于是兰京把刀放在盘子下面,假装又要给高澄送吃食。高澄生气地问:“我没让你送吃的,你进来干什么?”兰京抽出刀对着高澄砍了过去:“过来杀你的!”高澄刚逃跑了没几步,就不小心崴了脚,只能藏到床底下。兰京和他的同伙搬开床,乱刀砍死了高澄。当时,杨愔一见到刺客出现就狼狈地跑了,还跑掉了一只靴子,崔季舒也跑进厕所里躲了起来,只有陈元康一边用身体护住高澄,一边试图抢下兰京手中的刀,结果被兰京砍成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库直王纮、纥奚舍乐听到动静后冲过来和兰京等人搏斗,纥奚舍乐当场被砍死。高澄之弟太原公高洋在城东双堂听闻了高澄遇刺身亡的消息,站出来主持大局,他镇定地指挥手下去攻打兰京等人,在东柏堂杀了兰京等人后,又将他们碎尸。随后,高洋慢慢地从东柏堂走出,平静地对旁人说:“奴才造反了而已,高澄只是受了点伤,没什么大碍。”高洋决定暂时秘不发丧。
重伤的陈元康给母亲手写了一封遗书,向祖琫口头交代了一些事项后,当晚就去世了,时年四十三岁。高洋将陈元康暂时安葬在东柏堂中,然后对外宣称让他去出使南方,还假装擢升他为中书令。武定八年(550年),朝廷追赠陈元康为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殷、沧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追封武邑县一千户,他生前所封的官职也全部保留,谥号“文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