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自强
陈延年1898年8月,陈延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南水关旧居。大约5、6岁时,祖母和母亲便送他入私塾读书,十二三岁后进新式学校,先后就读于安庆尚志小学和全皖中学。
陈延年聪明好学,喜欢看书,学习成绩优异。
陈延年的童年时代正是中华民族陷于苦难深渊之时,陈独秀奔走革命,在家时间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延年也像当年的陈独秀一样,越来越渴望走出安庆,到外面去求学。
1915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并开始筹办《新青年》杂志。他接到老家来信,得知陈延年兄弟俩的心愿,立即表示赞成,并将他们接至上海,接受更多新思想。
国内求学
陈延年1915年,陈延年和弟弟陈乔年离家到了上海,先入法语补习学校学习,1917年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科。
各种思潮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而广为传播。无政府主义传播比较早,主张个人绝对自由,不要政府,对一些不满和反抗反动统治的知识分子颇有影响。当时年轻的陈延年,还缺乏识别真理和谬误的能力,认为无政府主义激进最彻底因而参加了无政府主义组织“进化社”。
后由华法教育会负责人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介绍,陈延年兄弟于1919年12月赴法勤工俭学,翌年2月3日抵巴黎,进巴黎大学尉设学校学习。参加了无政府主义组织“工余社”,主编《工余》杂志。
法国留学
陈延年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组成了各种社团,他们积极学习理论,研究、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常常引起争论。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人活跃在勤工俭学学生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陈延年在参加讨论中受到影响,对马克思主义逐步有所了解。
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曾发动3次重大的斗争。陈延年在斗争过程中对无政府主义从怀疑到失望,认识起了重大变化。当他看透吴稚晖欺世盗名的面目时,思想剧变,奋然而起,毅然与无政府主义者决裂。
正在留法学生中忙于筹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赵世炎等看到陈延年的巨大变化,决定积极争取和团结他。在一批共产主义者的帮助下,陈延年的政治信仰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又出席了1922年6月在巴黎郊区布森林广场举行的“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被选为执委,并与赵世炎一起编印《少年》杂志。同年10月,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3月,中共党组织送陈延年、赵世炎等12人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4月28日,陈延年转为中共党员。在学习期间,陈延年一边钻研革命理论,一边密切关注国内形势的发展,积极参加党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