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阿史那·处罗侯

阿史那·处罗侯(北周到隋初东突厥可汗)

阿史那·处罗侯
阿史那·处罗侯(?―588年),阿史那氏,名处罗侯,东突厥可汗(587―588年在位)。阿史那·处罗侯是乙息记可汗科罗之子,原辖突厥汗国之东部地区,甚得部众拥戴,为兄沙钵略可汗猜忌,怀离心。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密与隋使长孙晟结盟,暗托心腹。当隋文帝对钵略施“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之策时,即遣长孙晟至其所,诱令内附。隋开皇七年(587年),沙钵略卒,他受汗子雍虞闾翊戴,其以“突厥自木杆可汗以来,多以弟代兄,以庶夺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固辞。而雍虞闾以“亡父之命,其可废”为由再劝进,他遂继可汗位,号为叶护可汗,又号莫何可汗。他为人勇而有谋,为扩展势力,以隋所赐旗鼓为号西征,俘阿波可汗,收降其部众,并上书隋廷请处死阿波,未获允。隋开皇八年(588年),阿史那·处罗侯在西征过程中流矢而亡。在位仅一年。

  • 全名阿史那·处罗侯
  • 别名叶护可汗、莫何可汗
  • 阿史那氏
  • 所处时代隋朝
  • 民族族群突厥族
  • 逝世日期588年
  • 在位时间587年 至 588年
  • 前任沙钵略可汗
  • 继任都蓝可汗
  • 主要成就生擒西突厥阿波可汗
  • 本名阿史那·处罗侯
  • 身份东突厥可汗

继任汗位

处罗侯初任叶护(突厥官名,地位仅次于可汗)。阿史那·处罗侯是乙息记可汗科罗之子,原辖突厥汗国之东部地区,甚得部众拥戴,为兄沙钵略可汗猜忌,怀离心。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密与隋使长孙晟结盟,暗托心腹。当隋文帝对钵略施“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之策时,即遣长孙晟至其所,诱令内附。

开皇七年(587年),处罗侯的哥哥沙钵略可汗病重,沙钵略可汗由于儿子雍虞闾性格懦弱,因此临终前遗命让弟弟处罗侯继任可汗。沙钵略可汗死后,雍虞闾派遣使者前往迎接处罗侯,将拥立他为可汗。处罗侯说:“我突厥国自从木杆可汗以来,可汗继承多是以弟代兄。以庶夺嫡,违背祖宗之法,互相不加尊重。你是先可汗的嫡子,理当继位,我不在乎跪拜你。”雍虞闾说:“叔父与我父亲是一母所生,共根连体。我是晚辈,好比枝叶。怎能使根本反而服从枝叶,叔父屈居于晚辈之下呢!况且这是先父的遗命,怎么可以违背呢!希望叔父不要再有疑虑。”双方互相派遣使者,相互推让有五六次之多,处罗侯最终继位,号叶护可汗(一作莫何可汗)。

生擒阿波

处罗侯继位后,任命雍虞闾为叶护,并派遣使者向隋朝上表,禀报继位始末。隋文帝杨坚派遣车骑将军长孙晟作为使者,持节册拜处罗侯,并赏赐给他鼓吹、幡旗。处罗侯长脸驼背,眉目疏朗,勇敢而有谋略。他打着隋朝所赏赐的幡旗和鼓吹,率军向西攻打西突厥阿波可汗。阿波可汗的兵众以为处罗侯得到隋朝军队的助战,纷纷望风投降归附。处罗侯于是生擒阿波可汗,然后派遣使者向隋朝上书,请示如何处置阿波可汗。

隋文帝召集公卿大臣商议此事,乐安公元谐建议将阿波可汗就地斩首示众,武阳公李充建议将阿波可汗押送长安,由朝廷明令处死,以昭示天下百姓。隋文帝询问长孙晟说:“你认为该怎么处置?”长孙晟回答说:“如果阿波可汗是违背朝命,与我大隋作对,理应处以极刑。现今是突厥兄弟之间自相残杀,阿波可汗的罪恶并不是有负于我国。如果趁阿波可汗困穷危难之时,下令将他诛杀,恐怕不是招抚远方、绥靖边疆所应采取的办法。不如赦免阿波可汗,两存其国。”

尚书左仆射高颎也说:“骨肉相残,违背伦理纲常,是推行教化的祸害。应该赦免阿波可汗,留其性命,以显示朝廷宽大为怀。”隋文帝听从他们的建议,赦免阿波可汗。

西征阵亡

开皇八年(588年),处罗侯率军向西攻打邻国(一说波斯,一说西突厥达头可汗),遭敌军流箭射中而死。处罗侯死后,突厥人拥立雍虞闾为可汗,号颉伽施多那都蓝可汗(简称都蓝可汗)。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