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胤祺

爱新觉罗·胤祺(清康熙帝第五子)

爱新觉罗·胤祺
爱新觉罗·胤祺(1680年1月5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五子,母为宜妃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1679年)农历十二月初四日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为和硕亲王,赐号为恒亲王,赐银5000两,封其子弘昇为世子。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十九日丑时薨,年五十有四,赐祭葬如典礼,谥曰温。康熙帝曾评价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 全名爱新觉罗·胤祺
  • 别名爱新觉罗·允祺
  • 谥号
  • 封号和硕恒亲王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680年1月5日)申时
  • 逝世日期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丑刻
  • 安葬地蓟州贾家山
  • 主要成就率领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噶尔丹
  • 父亲爱新觉罗·玄烨
  • 母亲宜妃郭络罗氏

爱新觉罗·胤祺,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祺"。清圣祖康熙帝第五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十八年己未十二月初四日(1680年1月5日)申时生,宜嫔郭络罗氏(即宜妃)。胤祺幼时养于皇贵妃(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仁宪皇太后(即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宫内。9岁尚未读过汉文。胤祺心气平和性情善良,给人以“心性甚善,为人淳厚”的印象。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率领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葛尔丹;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十五日(1697年5月5日),胤祺正式迎娶嫡福晋(前已有侧福晋)。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胤祺同胤禛、胤祐、胤禩被封“多罗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冬康熙帝病时,胤祺同胤祉、胤禛陪侍床边。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复立太子胤礽同时胤祺、胤祉、胤禛被封赐亲王;同年十月二十一日(1709年11月22日)正式册封“和硕恒亲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度废太子的“讬合齐父子贪赃不法案”中,胤祺、胤祉、胤禛、胤祐都起到重要作用,各得赐银5000两,子弘昇为世子。

此后,胤祺在热河避暑山庄之南小上岗得赐府邸一座,后人称“老五爷府”。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太后病重,胤祺劝慰康熙“臣自幼蒙皇太后祖母养育。皇父圣体违和,一应事物臣可料理。”康熙:“我在,尔何可代理耶!朕务期躬尽典礼耳。”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胤祺奉命与内大臣马尔塞往奠故大学士李光地茶酒,并带去赐银千两。

七月,镇国公吞珠病故,上命赐鞍马、散马各2,白银2000两。遣胤祺送往。

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1720年1月15日)。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两周年忌。由胤祺、胤禛、胤礼至奉先殿恭代行礼。

十二月初十日(1720年1月19日),康熙帝命胤祺、胤祹前往迎作战阵亡的湖广总督、西安将军额伦特灵柩回京。

雍正二年(1724年)清明,胤祺奉命往清东陵的孝东陵致祭。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雍正令胤祉、胤祺为已获罪的胤禟改名。

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丑刻故。谥曰“温”。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葬于蓟州的贾家山。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