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南方
天命十年(1625年),傅喇塔出生于后金的赫图阿拉城,他是舒尔哈齐之子费扬武的第四子,早年被封为辅国公。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的时候,傅喇塔随军入关。
顺治二年(1645年)二月,他跟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南下征讨湖广,立有军功,清廷赐他黄金五十两、白银一千两。
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清军大规模南下,傅喇塔再次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征讨湖广,奉命参赞机务,屡战屡捷,追逐南明军队直至广西,生擒贺凤翔,清廷赐白银六百两。
顺治六年(1649年),晋封为固山贝子。
顺治十六年(1658年),因为上朝参拜的时候失仪,革去贝子的头衔,被降为辅国公。
顺治十八年(1661年),再次恢复贝子爵位。
浙江平寇
康熙十三年(1674年),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响应平西王吴三桂谋反,清廷授予他宁海将军之位,辅佐奉命大将军、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讨伐耿精忠,赐帑金七百和盔甲、弓刀、鞍马。大军到了浙江的时候,温州、处州全都沦陷了。杰书驻军金华,傅喇塔的军队开进台州,在黄瑞山与伪都督曾养性、伪总兵陈理大战,击败并斩杀了伪副将陈鹏等一千七百余人,接着又在天台的紫云山九里寺大破敌军。
康熙十四年(1675年),曾养性与叛将祖宏勋再次进犯台州,傅喇塔派遣副都统吉勒塔布在仙居袭击了叛军的后路,然后疾驰至半山岭,破伪都督刘邦仁,傅喇塔乘胜围攻黄岩。曾养性见形势不好便逃走了,伪副将朱镇山举城投降。傅喇塔自黄岩进攻温州,败贼于上塘岭及小河渡,先后克复太平、乐清、青田诸县及大荆、盘石二营,接着进攻温州,在南江击败了叛军。
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水陆大军四万余人前来进犯,傅喇塔派遣吉勒塔布等分路迎击叛军,斩杀耿精忠伪都督孙可得、伪总兵李节等将领三百余人、兵士两万余人。
攻守之争
清平三藩之乱形势康熙十五年(1676年)傅喇塔攻打温州的时候,以等待朝廷派发红衣大炮为托辞不战,又说需要战船,康亲王杰书把情况上奏到了康熙帝那里。康熙帝责备傅喇塔的话前后有矛盾,命他快速攻取温州。傅喇塔上书说:“臣一直遵从康亲王下的催战的文书,心里十分惶惑,所以导致语言有些问题。臣之前驻守在台州的时候,康亲王就说过,等攻取了台州之后,就进军福建。臣夺去了黄岩之后,康亲王又说让我必取温州。如今又责备我,我是没有话好说了。如今皇上下令马上攻取温州,臣不敢不尽力,但是温州的周围都是水,我军不能贸然进入啊。”
康熙帝看了他的进言之后命康亲王杰书留兵围困温州,而下令让傅喇塔率军自衢州进攻福建。下诏说:“康亲王和贝子傅喇塔都是朕的宗亲,受皇命讨贼,应该齐心协力,为国家立功。”
于是傅喇塔也留兵围困温州,而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处州,溯江而上抵达得胜山。耿精忠部将曾养性等以数百艘战船泊于江中,又在江两岸以及得胜山下的古溪设立两座大营,企图阻挠清军的进攻。
晚年逝世
傅喇塔派遣军队攻打古溪,埋伏在山林之战,叛军到了之后,埋伏的清军杀出,并发炮击碎了叛军的战船以及大江两岸的营寨。大军进抵温溪渡口,击败了耿精忠的部将马成龙。很快就在衢州和康亲王杰书的军队会合。耿精忠在云和石塘岭驻扎,傅喇塔派军挤破了耿精忠,攻破了他二十八座大营,进而克复云和。
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傅喇塔的军队进入福建,耿精忠被迫投降。浙江的叛军全部被肃清。同年十一月,傅喇塔逝世于军中,康熙帝特遣内大臣、一等公颇尔盆至天津迎奠。灵柩回到京城之后,康熙帝亲赐祭奠礼节,谥号为惠献。
死后追封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七月,谕宗人府曰:“贝子傅喇塔系宗室懿亲,为国宣力,躬履行间,剿御贼寇,抚绥兵民,平定地方,勋猷茂着,积劳薨逝,深为可悯,理应优恤,以示朕酬庸之意。不拘定例,着封其子富善仍为固山贝子,次子福存为镇国公。”
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傅喇塔入祀浙江贤良祠。乾隆六年(1741年)四月,复入祀福建贤良祠。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以其孙德沛袭和硕简亲王,赠傅喇塔和硕简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