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男子

1、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式仍承秦汉遗制。但传统的深衣之制已不被男子采用,袍服亦先后消失,男子汉服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在于袍袖口有祛,而衫为敞口袖。由于不受衣祛的限制,服装目趋宽博。据《宋书·周郎传》记载:“凡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上自王公名士,下至黎民百姓,都是宽衫大袖,褒衣博带的打扮。













衫有单、夹二式,质料有纱、觳、绢、布等。颜色多喜用白。

大袖宽衫、漆纱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太原王家峰北齐武平二年太尉、武安王徐显秀墓



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魏、晋士大夫们谒见尊贵者都以着巾、褠为礼,褠(gōu)即单衣而袖直者。

北齐 (传)杨子华 校书图卷 宋代摹本





鹤氅





裲裆衫。裲俩裆衫着之于内,而不作外服之用。此外,裲裆甲则着之于外,是属于军装戎服之用,非寻常人所着。

裲裆:类似“坎肩”或“背心”的一种服式。《释名·释衣服》载:“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这种服式由前后两片组成,肩上两旁用带连结,长至臀以下,腰用大带或革带扎紧,下多穿大口裤,裲档内多是衬袄襦或衫。南北朝时期沿袭魏、晋、宋代的冠服制度,文武官员多着红色俩挡衫,白大口裤。做舒散式,大袖,即似胡服的加宽、加长、加大.可做为能够出入殿省的常眼使用

高洋墓大文吏俑







夹领





北朝 墓主不详 陶俑器物 磁县湾漳村



北朝·陶俑

宁恕墓室画像中,有一些当时的世俗人物肖像。男子们身穿宽袖上衣,下面是长长的裙裳,腰间束着宽带,这是一种与汉代冕服非常相像的礼服。它与传统的汉族礼服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它的领子有些改变,做成了一种前端竖立起来的宽曲领。男子头戴纱冠,束发,插有簪笄,脚上穿着鞋头高高耸起的厚底舄。画像的婢女,衣着发式与在邓县南朝面像砖中刻画的南朝女子完全一致。她们上身是对襟直领的宽袖短襦,下穿飘曳的长裙,在长裙的外面还附加一条紧束在腰间的短裙。





方心曲领





南朝 (前梁吴地人) 张僧繇 五行二十八宿神形图 唐代梁令瓒摹本



北朝 墓主不详 陶俑器物 磁县湾漳村







2、半袖

一种类似短袖的衣着。虽贵如帝王,在平时也穿着。因半袖之服且用缥色,都不是正服,在私居中可以穿着,但在正式会见中是不可穿的,所以后之作史者称之谓近于服妖。

3、裤褶

裤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封建贵族必须在襦裤外加穿袍裳,只有骑马者、厮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裤外出的。后来到南北朝,南方汉人把袖子改得很宽很宽,裤子也改得很宽很宽变成大口裤。太平无事时撒开裤管,飘逸;遇急事就用锦带将裤管缚住,实用。


南朝 (前梁吴地人) 张僧繇 五行二十八宿神形图 唐代梁令瓒摹本







邓县彩色画像砖,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图为红色上衣、大袖,袖翻出白衬里,衣外加红褐色裲裆,束白色腰带,下着白大口裤。首戴湖蓝色小冠。按此服饰,应为朱衣(褶),大口裤的服饰。裤褶之制,盛行于南北朝,本为魏、晋以来车驾亲戎,中外戒严的服饰。大口裤亦适应于朝会时之用。此制无疑是受汉族上衣下裳制服饰的影响。因大口裤加大而不缚裤时,便成下裳的形式,如遇急事,立即可用缚裤的形式而当作戎服之用。



北朝 墓主不详 陶俑器物 磁县湾漳村





北魏 杨机墓陶俑 洛阳出土



二、女子

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褒衣博带.大袖翩翩。衣衫多用对襟,领袖镶边,有的袖口还缀有一块异色贴袖。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围一块围裳,外束丝带。

1、衫襦

这时期女子衫襦的颜色多以浅淡为常见。

宽袖:简文帝《小垂手》:“旦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吴均《与柳浑相赠答》“纤腰曳广袖。丰额画长蛾” 。

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







北朝贵族妇女仍穿用宽袖衫襦以示尊贵地位。唐代阎立本《陈文帝像》后二侍女衣衫就是广袖宽身式衫襦



北齐 (传)杨子华 校书图卷 宋代摹本







荷叶边





北魏 杨机墓陶俑 洛阳出土















南北朝 陕西安康长岭乡出土陶俑










细腰窄身:南北朝时,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妇女服装式样也有一些变化,不再都是宽衣大袖,出现了一种“上俭下丰”的样式,上衣短小,腰身细窄,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南朝梁代庾肩吾《南苑还看人》“细腰宜窄衣,长钗巧挟鬓”

南唐·舞蹈陶俑









窄袖紧身:北朝妇女则喜欢窄袖紧身的衫襦。可能是受胡服影响的结果。













河南邓县学庄南朝墓



2、裙

裙是南北朝妇女中普遍流行的下裳服式。

裥裙,是南北朝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多幅长裙:这种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纱罗布帛的条片拼接而成。裙腰很高,裙身很长,尤其贵族女子的裥裙更长,至隋与唐初。这种裙方在一般士庶女子中流行。

十六国前秦墓 陶俑 陕西咸阳机场出土





两晋十六国时期,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一种名为“间色裙”的裙子,以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而成,整条裙子在制作时被剖成数道,几色相间,交映成趣。开始时间色的布条较为狭窄,颜色以两种为主,常见的色彩搭配有红绿、红黄及红蓝等。

十六国 丁家闸墓室壁画 酒泉市肃州区西北











后来,整条裙子被剖的道数愈釆愈多,间色的布幅也相应地变得愈来愈窄,颜色也就愈来愈丰富。





高句丽双楹冢羡道东壁行列图及美人图

服襦裙,领襟袖皆有缘,亦与史载合,惟裙作百折,在妇人服饰中此时期尚少见。南朝·何思激《戏赠丽人》诗有:“罗裙宜细简”(一作梁·简文帝诗)。其时间与此像的年限后期相近,惜南朝的细简裙,在具体形象中未见,亦可补南朝裙褶多的形象不多见之遗憾。或此像的年限应在稍后。



羊肠裙,这原是流行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百褶裙,汉末三国时传入内地。据传这种裙“用布一匹”,由于“挛缩如羊肠”裙褶卷曲如羊肠之状而得名。造型比较瘦窄,活动方便,行走起来时而鼓涨,时而挛缩象手风琴的音健反复运动着。魏晋时期的贵族女子多以著羊肠裙为时尚。至隋唐时期,士庶女子也有穿此裙的。



除此以外,还有贵族妇女喜欢穿用的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碧文罗裙和色彩淡雅的白素裙、艳如红石榴的石榴裙、金缕织成的长裙等等。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卷













3. 帔子(绣领

北魏,西安草场坡出土。领间前后有一斜交的似披领者,在六朝的诗咏中常有绣领的描述。绣领当是将垂领作绣花是不及于背后垂者。梁·费昶《华光殿省中夜闻城外搪衣诗》有“方绣领间斜”,然只限于在领间,与此图形制不同。《玉台新咏》倡妇怨(一作萧氏父子诗,一作何思潋作)有:“散诞披红帔”句。宋·高丞《事物记原》中载:“晋永嘉中,制绛晕帔子”,并云:“今代帔有二等,霞帔非恩赐不得服。”在宋代命妇礼服中有霞帔,是作前后披之。此像中所披者有相似处,不过较短而又施之于上衣外、下裳内。与宋代制不同。唐的晕帔,宋的霞帔,或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妇女穿著帔(pèi)子,也是这个时期服饰特点。庾信《美人春日》诗:“步摇钗粱动,红轮帔角斜”,咏的正是这种服饰。帔子是装饰在领问胸前背后斜交的似披领的服饰。这种帔子的出现,可能与刺绣工艺的兴盛大有关系。帔子一直流传到隋唐仍被广泛采用,成为贵族妇女的主要服饰之一

4、裲裆

系一当胸,一当背的衣制,比半臂要短小。《晋书·舆服志》载:“元康末。妇人衣出裲裆,加乎交领之上”;又《搜神记》云:“颖川钟繇……明日使人寻迹之,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著白练衫,丹绣裲裆,以裲裆中绵拭血”;《玉台新咏·吴歌》有“新衫绣裲裆,迮置罗裙裹。”裲裆既可着之于内,又可着之于外,且有绣、有绵、有夹。梁代王筠《行路难》诗有,裲裆双心共一抹,衵(rì)腹两边作八樶 ……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按此裲裆是束之于内体的一种,类早世着在胸间的衵腹,与后世所称的袜胸相似。







5、抱腰

《释名》云:“抱腰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庾信《梦入堂内》诗曰:“小衫裁裹臂,缠縼掐抱腰”,又有“围腰运织成。”围腰与抱腹疑属同类,但抱腰既称上下有带且无裆,应略异于围腰。盖抱腰长而围腰短,又似系之于外者。





腰间加有束带。吴均《去妾赠前夫》诗有“凤凰簪落髯,莲花带绶腰。”带又垂得较长,故刘孝绰《古意》诗有“荡子十年别,罗衣双带长。;梁武帝《有所思》诗有“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虽有所思而致腰瘦,然既能作同心结,当亦是带长之故。



(传)顾恺之作的《烈女传图经》,自密康公母、赵括母等凡十五图。其后又有多人亦撰烈女传。此像为春秋时人,有云此图乃宋人摹本,但从其服饰而言,其发髻尚存汉之露髻式,即以发为大髻,可能为汉时的垂髯髻的遗制,但因为所垂者为两绺,亦有可能是以绦束之。所著者为上衣下裳,已具魏、晋妇女一般服饰的形制。腰间缠以抱腰,或名腰采。在男服饰图三中亦有一围于腰间者,但较此为长,此式较短而只围之于腰际而不下及腹部,起着束腰使之纤细的作用,以腰采名之更切合实际且又风雅。因画简略,实际上腰采必有美丽的织物或绣花



6、杂裾垂髾服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漆画屏风上的贵妇,身穿杂裾宽袖长袍,发式为两鬓卷曲呈蝎子尾式,为战国、西汉之复古样式。(周汛绘,选自周汛、高春明著《中国历代妇女装饰》)







图二顾恺之《洛神赋图》(传),故宫博物院。

图中女子当是该图的主要人物,其描绘者即以甄后为化身,所着的上衣作粉红色,蓝绿领与袖,垂带为红色,下裳为浅米黄色,似系束着双裙。《晋东宫旧事》云:“皇太子纳妃有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文绣缨双裙”等。发髻作双鬟,束以粉红色的总,事实上甄后不应作双鬟。旁一女上衣为浅米黄色,下裳为浅赭色,垂带作蓝色。二人裙垂飘带,交叉飞飘,是有些艺术上的加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另外,由于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另外一种贵妇服,东晋就出现了,可能是杂裾垂髾服(中间套袿衣的那种礼服)的简化,蔽膝(前面那块布)加上燕尾,很长很飘的燕尾。



北魏 汉成帝与班婕妤漆画 司马金龙墓(死于484年) 山西大同石家寨村



























重台履:履头高耸,顶端为花朵形,还饰以织文,使“重台履”增加了几分色彩,履底较厚,使人体更显得修长。



木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