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殷墟的由来
追溯殷墟的由来,要从商族说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大家庭,而商族又是其中最古老的氏族之一。《诗经》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此神话传说是指,天(上帝)命令“玄鸟”(一说是凤鸟),由天上飞降人间,生了商的始祖“契”,居住在广大的商族土地之上,承受福禄无穷。《史记·殷本纪》也记载:“殷契,母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由此看来,商族尚处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史影,人们不知生育子女起于男女的性结合,而推想由“玄鸟”而生。这一故事说明,殷商先民的远祖是以鸟图腾为生育神信仰的氏族。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一种最古老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某种动物(包括神话传说中的龙凤等),有的是本氏族的生育神、保护神或象征。殷墟甲骨文中有“鸟图腾的遗痕”;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玉凤,这是中国考古发现的上古最早的神鸟,可能是传说中的“玄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仅一件,而玉龙有九件。铜器上的凤纹极罕见,而龙纹较多。“从这些现象看,殷人不但珍视凤,而且相当喜好龙。”玉龙多的原因,除了为佩饰或巫师祈雨的法器外,还可能与商汤灭夏后,商族统治者为了团结夏族的民众,扩展了图腾崇拜的范围,增加了崇尚龙图腾的习俗。学者认为,“龙是原始夏民族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肇端的象征,可以说是再恰当没有了”。妇好墓还出土了“怪鸟负龙升天”的玉器和多件玉石怪鸟、异兽,这或许都与神话传说以及图腾崇拜有关。
商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氏族,最晚在夏代建国之初,它已经活动在黄河流域。据文献记载,商族的始祖契与夏禹为同时代人,都曾在舜时为臣,也曾与禹一起治理过洪水。随后经过14代400多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势力逐渐强盛起来,推翻了夏朝统治,在中原地区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在盘庚统治的第十四年,商朝都城由奄(今山东曲阜市)迁至北蒙(今安阳市小屯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