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天下的雄心,却受制于狭小的国土面积。多年征伐,秦国究竟靠什么,能实现称霸天下的目标?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三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前,它们曾经是秦国统一大业中最为强劲的巨型战争机器……
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了一个秦国国君的坟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墓葬中除了高等级的礼器之外,更发现了一大批铁制农具。
根据常识判断,国君的陪葬物理应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东西。由此可见,铁农具在秦国统治者心中的地位。
当军队还在使用青铜兵器厮杀的时候,秦国就鼓励农民大量使用铁制农具。秦国人知道,先进的农具将会给他们带来梦想的一切。
然而,秦国尽管有发达的农业机械,有限的国土面积仍然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来支撑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秦国的决策者们为此殚精竭虑──究竟靠什么来支持称霸天下的宏伟目标呢?
公元前356年,一个叫商鞅的人来到了咸阳,他希望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商鞅的治国之道完全打动了当时的秦王,《史记》记载,两人挑灯夜谈三天三夜。从此,商鞅开始执掌秦国的大权,而秦国便有了一个延续135年的国策:耕战。
商鞅告诉秦人,生活中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