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公元352年底前燕迁都邺城起,大体上形成了晋、秦、燕鼎峙的形势。这形势存在了十八年,到370年底前秦灭前燕而结束。从此,直到淝水之战前的十三年间,这是北方获得短期统一的时期,也是晋、秦南北对峙的时期。燕、秦两国,在鼎峙开始的时候,燕的国力在秦之上,但以后,强弱易位,原来的强者甚至陷入灭亡的境地,其原因何在呢,笔者可用两字概括:内讧。慕容氏一族人才辈出,第一代慕容廆是杰出的领袖人物;第二代慕容皝至少可以说是个明君,他的庶长兄慕容翰英武绝伦,智谋出众;第三代慕容恪、慕容垂都智勇兼备,为敌国所畏惮。一个家族,几代相继出现许多优秀人物,历代都很少见。不幸的是,在第二、三两代中,兄弟不和的事竟不断出现,终于给前燕带来了噩运。慕容皝猜忌慕容翰,始而使他不得不出奔,后来回到故国建立战功,仍遭迫害而死,事见第十二篇。
慕容皝去世前,曾嘱咐嗣君慕容儶说:“如今中原尚未平定,你的兄弟恪智勇兼备,可以担当重任。”古人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慕容皝是不是担心下一代重演兄弟不和的悲剧呢?这是有可能的。史籍上没有提到慕容皝遗言有没有涉及慕容垂。慕容垂原名霸,字道业,排行第五(慕容恪是老四),从小得父亲喜爱,世子慕容儶因而不太高兴。慕容垂少年时喜欢打猎,有一次从马上跌下来,折断了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