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话题 >三国
再谈千古良相孔明——从军事角度议诸葛亮之于蜀汉

再谈千古良相孔明——从军事角度议诸葛亮之于蜀汉

刘备辗转大半辈子而功无成,经名士徐庶和司马徽举荐,三顾请出诸葛亮。诸葛亮的出仕给刘备注入了从未有过的新力量,那就是行霸之道。诸葛亮以刘备现有的基础,制定了著名的...[详细]

出师未捷还是功成名就——凤雏庞统

出师未捷还是功成名就——凤雏庞统

庞统,刘备之军师中郎将。少时朴钝,未有识者,唯颍川司马徽异之。后郡命为功曹,属周瑜。性好人伦,勤於长养。吴将周瑜卒,统送丧至吴。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详细]

徐州四杰

徐州四杰

徐州四杰分别是:简雍、孙乾、糜竺、曹豹。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汉末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孙乾,字公祐。北海郡人。刘备的幕僚...[详细]

八健将

八健将

一个组合称谓,特指东汉末年割据诸侯吕布与马超手下的八员骁勇战将。历史上无记载“八健将”称谓。吕布军为: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和侯成。马超军为:...[详细]

蜀汉四相

蜀汉四相

蜀汉四相指的是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蒋琬在...[详细]

周瑜打黄盖

周瑜打黄盖

在《三国演义》中演绎: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详细]

五丈原之战

五丈原之战

撤退后的蜀军,魏延因不愿撤兵,并企图统率蜀军继续作战,即率所部抢先南行,占据斜谷南口,挡住杨仪归路。杨仪遣马岱将其击杀,然后退回汉中。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详细]

东吴四英杰

东吴四英杰

孙策、孙权建立的吴国之所以停留在江东地区跟中原地区的曹操对抗,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东吴)的所谓...[详细]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详细]

曹魏四友

曹魏四友

曹魏四友为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这四人乃魏文帝曹丕的心腹大臣,协助曹丕登上魏国太子之位,乃至最终为帝。司马懿即晋宣帝,字仲达,汉族,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详细]

话题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