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话题
宋夏战争

宋夏战争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详细]

华夏民族

华夏民族

华夏族是黄河及长江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顺序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详细]

象兵

象兵

象的躯体魁伟庞大,是世上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但象并不笨拙。它生性聪明,通人性。象虽行动缓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45度的陡峭山路视若坦途。所以,盛产大象的亚非地...[详细]

明三杨

明三杨

“明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这里的“明三杨”,与前朝出现过的“晋三杨”和“唐三杨”都不同,因为他们并不是兄弟,只是恰好三人均...[详细]

荆湖之战

荆湖之战

荆湖之战又称宋平荆湖之战,指的是962年—963年,北宋时期,荆南(南平)与武平在江陵一代的一次战役。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正月至三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之初,宋廷利用湖南...[详细]

闪烁在历史夹缝中的马超军团

闪烁在历史夹缝中的马超军团

古代西方军事对中国的影响一般不大,因为中国自身的强大对边疆就是一种巨大的内向压力,中间还隔着一个剽悍善战的少数游牧民族地区。在当时中西方交往中,中国对西欧的影响...[详细]

博望坡之战

博望坡之战

博望坡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刘备在杀伤一...[详细]

清初四王

清初四王

清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详细]

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社会

由于社会一般被认为是人类所特有的,所以社会和人类社会一般具有相同的含义。在科学研究和科幻小说等等里面,有时亦可作“外星人社会”。狭义的社会,也叫“社群”,可以只...[详细]

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详细]

话题搜索

历史真相

更多>
  • 文史
  • 野史
  • 战史
  • 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