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顾祝同 (1893年-1987) 在巴中总部
顾祝同,字墨三,清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93年1月9日),生于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石湖乡四兴集。此集旧称顾家庄,位于涟水城东约60里,为黄河改道留下的贫瘠黄沙地。早年,顾家有田百余亩,但自祖父病逝后,祖母主持家政,丁男幼弱,劳力缺乏,家境渐趋清贫。顾祝同为家中长孙,昆仲三人手足情笃,敬长执礼甚恭,待幼谦慎无争,颇得族人称道。
清光绪二十四年,顾祝同6岁,入塾馆受教,至13岁,七年的古书“古训”,对顾祝同思想、性格塑造,影响极深。同窗会文,优于书法绘画,善工词赋。
1906年,15岁的顾祝同离家入新学。1909年冬,升入县城高等小学,因成绩好,由县署择优保送其入南京陆军小学。亲友虽有劝阻,但顾祝同向往投身军旅已久,故毅然辞别家人启程南京。1910年通过考试,正式录取陆军小学(第5期)。顾祝同当时19岁,求知心切,兴趣广泛,对学校规定的各科课程,均勤奋以求。1911年10月,武昌首义,陆军小学停办,学生自谋出路。顾祝同与同乡同学韩德勤结伴返乡,途中参加革命军北伐先遣支队为炸弹队队员。1912年,先遣队扩军改番号为陆军第九师第十八旅第三十六团。军驻徐州云龙山,顾任排长,并参加国民党。
1912年7月,南北议和,南京陆军小学复学,顾辞排长职回校,一年后毕业。1914年3月,陆军小学毕业生全部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深造。顾祝同与韩德勤一起前往武昌,入法文班学习军事、法语及大学各科预科课程。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迫使革命党人重树武装讨袁大旗。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学生们也起而响应“护国军”,共谋倒袁起事。不料事泄,顾祝同避返苏北老家。8月,袁世凯死,学生们先后返校复学。1917年1月,顾祝同升入北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