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对东魏发动的战役。543年二月,东魏的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虎牢叛变,宇文泰率军接应。543年三月,两军在邙山决战,西魏军大败。宇...[详细]
河阴之变,是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一起针对皇族和百官公卿的屠杀事件,因事件发生在河阴县(今河南省荥阳市)而得名。尔朱荣借助此次军事政...[详细]
河桥之战发生于西魏大统四年(东魏元象元年)八月初四日(538年9月13日),南北朝时期的东、西魏之间的一场大战。在537年沙苑之战东魏大败后,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派遣两路...[详细]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详细]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详细]
明帝孝昌二年(526年),杜洛周起义,鲜于修礼率降户反于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建元鲁兴。六镇兵民响应。六镇之叛失败后,余众被置于冀、定、瀛三州就食,称降...[详细]
北周武帝初信佛,后因迷信识语黑衣当王,心忌沙门,信道士张宾,拟灭佛教,集沙门道士名儒於文德殿,量述三教胜劣,以定废立。沙门道安撰二教论,谓“救形之教,教称为外,...[详细]
北魏时期以宗教为旗帜的规模最大的人民起义。又称法庆起义。北魏佛教盛行,而僧人内部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孝文帝即位后,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日益明显地表现为社会阶级...[详细]
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脩,一说元修,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中兴二年(532年)高欢击败尔朱氏,欲立元悦为帝,因无法服众,只得退而选择元修。元修即位后与高欢的长女...[详细]
北魏分裂之战,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结束。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际,两派势力间相互争夺的发动战争。永熙三年(534年),高欢在洛阳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详细]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
王景治黄河
君权神授
无为而治
青梅煮酒话赵云
中兴四大诗人
四大名妓
吕布八健将
禅让制
咸丰
然而这一局面因为马镫的发明有所改观。之后,马镫逐渐流传到了朝鲜、日本、欧洲等地区。比如有人在马鞍的四
南北朝:第二次三国时代 结局却和第一个的结局十分的像
“驸马”本是“副马”:南北朝之前是管驾副车的
胆略过人的南北朝名将,慕容绍宗最后怎么死的?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其主要的特点又有哪些?
南北朝时期有清官和浊官之分 清官和浊官指的是什么
南北朝时期佛教叛乱之法庆事件
历史上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南北朝北周权臣
东西魏军大战的战况怎么样?南北朝时期的神仙打架
刘裕北伐:刘裕差点让南北朝提前200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