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隰叔

隰叔(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隰叔
隰叔(生卒年不详),祁姓,杜氏,字良,亦称杜隰,周朝大夫杜伯之子,范姓、士姓的祖先。前785年,杜伯因劝谏而被周宣王冤杀,其封国杜国灭亡,杜伯之子隰叔于是逃亡晋国,任晋国士师(其后裔以此为氏,即士氏),掌禁令刑狱。其子士蒍为晋献公时期重臣,并继承父亲的事业,作士蒍之法,是为晋国后世刑法的模板。其曾孙士会任晋国执政,受封范邑 (今河南范县),世称范武子,故其子孙又以范为氏,称范氏。

  •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出生地杜国
  • 本名隰叔
  • 父亲杜伯
  • 身份晋国六卿之范氏先祖

隰叔,字良,以官命族,范姓、士姓的祖先,妣逢氏、章氏。生二子:士蒍、士龙。

周大夫杜伯之子,杜伯被周宣王冤杀后,隰叔投奔晋国。后来在晋国做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隰叔的子孙便为士氏。食邑于范,又为范氏。

杜伯死后未及三年,周宣王四十五年(公元前783年)杜人起义。他们在宣王出猎时埋伏在树林里,突然发起围攻。一位自称杜伯、身穿红衣戴红帽、手执红弓的人将宣王射死,有的史书说这位红衣人就是杜恒的儿子隰叔。周宣王是西周后期一位有作为的君王,但晚年刚愎自用,死于杜人之手。

宣王时杜城是镐京外围一个相当繁华的城邑。《诗经·韩奕》记载韩侯入京朝觐宣王时:“韩侯出祖,出宿于杜。显父饯之。”宣王将他安置在镐京外的杜城,派重臣显父招待他。《诗经》也把杜城谐音成屠城和土城。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