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东瓯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郢合发兵围攻东瓯国,东瓯王向汉廷告急,汉武帝命中大夫严助调遣会稽士兵前往援救。汉兵未到,闽越军解围离去。汉廷应东瓯王请求,迁其百姓于江淮之间,东瓯国土地遂为闽越所有。
政变遇害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郢发兵攻打南越国,南越王赵眜向汉廷告急。汉武帝任命大行王恢和大司农韩安国为将军,率兵分别从豫章(今江西南昌)、会稽(今江苏苏州)出发,讨伐闽越。郢分兵在仙霞岭一带拒守。
在汉军压境的形势下,郢的弟弟馀善乘机发动政变,鼓动闽越国权贵们,说郢事先不请示汉武帝,擅自发兵攻打南越,因此汉武帝前来讨伐。汉兵众多,力量强大,闽越国即使一时侥幸取胜,汉兵还会源源而来,不到灭国不止。现在只有杀死郢,向汉武帝谢罪,才能保存自己。得到众人同意后,馀善便杀掉郢,把首级献给王恢。
由于问题已经解决,汉军未逾仙霞岭便北撤。在议立闽越国的嗣王时,汉武帝认为郢等首先做恶,只有无诸之孙繇君丑没有参与阴谋,便派郎中将立繇君丑为越繇王,奉祀闽越先王。馀善不服,于是自立为王。越繇王无力控制,而汉廷为避免再次用兵,只好迁就,封馀善为东越王,与越繇王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