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祖暅

祖暅(中国古代学者)

祖暅
祖暅[gèng](456年—536年),一作祖暅之,字景烁,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算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祖冲之算出球面积的问题。以“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从先贤刘徽“牟合方盖”之法,算出球体积。《九章算术·少广》篇开立圆术: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然所得不精。刘徽创造了立体图形“牟合方盖”,而球的体积与牟合方盖的体积之比为π比四。祖暅再以“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得出牟合方盖体积进而算出球体积。祖冲之父子所著《缀术》,《隋书·律历志》说“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

  • 中文名祖暅
  • 别名祖景烁、祖暅之
  • 民族
  • 职业数学家,天文学家
  • 主要成就提出“祖暅原理”

祖暅[gèng],又名祖暅之,字景烁,是我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的儿子。

祖暅历任太府卿等职。受家庭的影响,尤其是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热爱科学,对数学具有特别浓厚的兴趣,祖冲之在462年编制《大明历》就是在祖暅三次建议的基础上完成的。《缀术》一书经学者们考证,有些条目就是祖暅所作。祖暅终生读书专心致志,因走路时思考问题所以闹出了许多笑话。祖暅原理是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是祖暅一生最有代表性的发现。

人物生平

祖冲之去世后,他在梁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八年、九年先后三次上书,建议采用他父亲编制的《大明历》,终于使父亲的遗愿得以实现。

祖暅的主要工作是修补编辑他父亲的数学著作《缀术》。他运用祖暅原理和由他创造的开立圆术,发展了他父亲的研究成果,巧妙地证得球的体积公式。他求得这一公式比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Bonaventura Cavalieri,1589年—1647年)至少要早1100年。

祖暅祖暅还有不少其他科学发现,例如肯定北极星并非真正在北天极,而要偏离一度多等等。算得这些结果,同他丰富的数学知识是分不开的。

由于家学渊源,祖暅从小也钻研数学。祖暅之有巧思入神之妙,当他读书思考时,十分专一,即使有雷霆之声,他也听不到。有一次,他边走路边思考数学问题,走着走着,竟然撞了对面过来的仆射徐勉。“仆射”是很高的官,徐勉是朝廷要人,倒被这位年轻小子碰得够戗,不禁大叫起来。这时祖暅之方才醒悟。梁朝与北魏打仗,失败,祖暅之被魏方扣留,安排住进了驿站,很受优待。

祖暅还结识了一位天文学的爱好者信都芳,两人常常在一起研讨天文、数学,十分投机。祖暅之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教给信都芳,使他有很大进步。祖暅之在科学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大明历》就是由于他的建议,才被梁朝采用。有的记载说,《缀术》有他的研究成果。他首次得出计算球体体积的公式,虽然比阿基米德晚了将近千年,但由于是与其父祖冲之运用独创的方法得出的,也不失是一种智慧结晶。他还研制了铜日圭、漏壶等精密观测仪器多种。祖暅之的儿子祖皓,续传家学,后来也成了数学家。

祖暅将数学知识传给了信都芳、毛栖成和自己的儿子祖皓,他们三位后来都成了数学家。

具体介绍

祖暅祖暅在梁朝担任过员外散骑侍郎、太府卿、南康太守、材官将军、奉朝请等职务。青年时代已对天文学和数学造诣很深,是祖冲之科学事业的继承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修补编辑祖冲之的《缀术》,因此可以说《缀术》是他们父子共同完成的数学杰作。《九章算术》少广章中李淳风注所引述的“祖暅之开立圆术”,详细记载了祖冲之父子解决球体积问题的方法。

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指出球与外切“牟合方盖”的体积之比为a:4,但他未能求出牟合方盖的体积。祖冲之父子采用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两个等高的立体,如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则体积相等)的原理,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给出球体积的正确公式。这一原理后人称之为“祖暅原理”,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重新发现。

在天文学方面,祖暅曾于504年、509年和510年三次上书建议采用祖冲之的《大明历》,最后一次终于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大明历》被梁武帝天监年间采用颁行。他还亲自监造八尺铜表,测量日影长度,并发现了北极星与北天极不动处相差一度有余,改进过当时通用的计时器——漏壶。著作有《漏刻经》、《天文录》等,但前者失传,后者仅存残篇。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