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子期

子期(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结)

子期
子期(?—前479年),芈姓熊氏,名结,字子期。楚国公子,一说为楚昭王之兄,一说为楚昭王之弟。担任楚国司马。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在吴破楚入郢之战中,子期同楚昭王流亡至随国,自请假扮昭王为昭王争取生机。楚昭王十一年(前505年),在楚国反攻阶段多次击败吴军,最终迫使吴国退兵。楚昭王二十年至楚惠王九年(前496至480年)间,屡次带兵作战。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楚昭王病重,欲传位子期,他坚辞不受。楚惠王十年(前479年),在白公胜之乱中不幸遇害。

  • 本名熊结
  • 别名公子结、子期、子綦
  • 子期
  •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郢都
  • 逝世日期公元前 479年
  • 主要成就击败吴军、保卫楚国

卫楚抗吴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军破郢。子期随楚昭王逃亡到随国,吴军穷追不舍。子期与楚王长得相像,就让楚昭王逃走(一说把楚昭王藏起来),让随人把自己假扮的楚昭王交给吴军。随人对交出楚人之事占卜,结果不吉利。于是随人与吴军交涉,拒绝交出楚王,吴军最终退去。楚昭王非常感激随国,割下了子期的一片心和随人盟誓。

楚昭王十一年(前505年),秦国救楚,楚国得以在子西带领下击败吴军。同年秋天,子期、子蒲率军灭亡了从吴伐楚的唐国。九月,楚吴继续交战。吴军驻扎在麇,子期想要火攻。子西说:“父老乡亲的尸骨还暴露在那里,不能收殓又要烧掉,不行。”子期说:“国家将要灭亡了!死去的人如果有知觉,国家复兴他们就可以享有以往的祭祀了,哪里还怕烧掉尸骨?”于是楚军火攻吴军,又接着进攻,吴军败退,又在公婿之溪作战,吴军大败,吴王就回国了。吴军败退后,楚王就回到了郢都。

楚昭王还都后,和子西、子期一起商议,想招抚伍子胥回楚国,减轻吴国的威胁。但伍子胥没有答应。

楚昭王十二年(前504年),吴军多次击败楚军水师,子期所率陆军也在繁扬战败。于是在子西支持下,楚王迁都于鄀地,来安定楚国。

为国征战

楚昭王二十年(前496年),子期和陈国的公孙佗一起灭亡了顿国。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楚国救援陈国。期间,昭王病重,天空有红霞像鸟一样绕着太阳飞翔。昭王向太史询问吉凶,太史说:“这对大王有害,但能够举行祭祀把灾祸移到令尹子西、司马子期身上。”子西、子期听说后,就向神祷告,请求让自己代替昭王。昭王说:“令尹、司马是我的股肱之臣,把灾祸移到股肱上,难道就能够免除我的病吗?”不同意举行祭祀。

楚昭王临终前,想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兄弟,先后过问子西、子期、子闾(公子启),三人都推辞不受。最后子闾实在推辞不了,才答应了。后来楚昭王去世,子闾和子西、子期商议,迎立昭王的儿子熊章为王,是为楚惠王。

楚惠王四年(前485年),子期率军攻打陈国。吴国派季札劝子期退兵,子期听从。

楚惠王九年(前480年),子西、子期攻打吴国,至桐汭。

惨遭杀害

早先,白公胜的父亲太子建被郑人杀害。因此,白公胜极力劝子西攻打郑国,为父报仇。但子西考虑到楚国在吴军破郢的浩劫后国力尚未恢复,就迟迟没有出兵,反而还出于郑国的地缘价值与之结盟。因此白公胜怨恨子西,也迁怒了子期。

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白公胜亲自磨剑,子期的儿子平见到,询问原因。白公胜直言要杀死子期。但子西听说这件事以后,没有在意,认为自己抚养白公胜长大,白公胜不会恩将仇报。白公胜听说子西的反应后再次发誓要杀了子西、子期。

同年七月,白公胜与石乞等人在朝廷上杀害了子西和子期,并且劫持楚惠王。子期临死前说:“我从前凭借武力侍奉君主,不能有始无终。”于是掰下巨大的木头,力战而死。他的遗体被丢弃在江里。随后白公胜又杀害了子闾。后因叶公平叛,白公胜兵败自杀,楚惠王得以恢复王位。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