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种谊

种谊(北宋官员)

种谊
种谊,字寿翁。北宋西北边将,种世衡幼子,种谔弟。熙宁中,兄种古入京向神宗献策,神宗命谊为官。后随高遵裕出兵讨西夏,平山后羌,复洮州、岷州失地,以功迁熙河路副将。奉命出使青唐(今青海西宁市,另一说为青海乐都县),董毡遣头领鬼章在边境迎候。鬼章故意绕道领路,以显本地路途险远。种谊熟知西北地理,当即戳破鬼章之计,命走捷径。鬼章以兵威胁,种谊毫不惧怕,鬼章终改走便道。元祐初,种谊知岷州(治今甘肃岷县)。鬼章联合西夏,且结岷羌为内应,欲占据熙河路一带。种谊探清敌情,上疏请求征讨。诏命出兵,主帅游师雄率种谊、姚兕分兵进击。种谊击败羌人,追杀至洮州城下。时晨雾蔽野,半步难辨。种谊对将士们说:“吾军远来,彼固不知厚薄,乘此可一鼓而下也。”他亲自击鼓催兵,宋军将士奋勇争先,登上洮州城头,活捉鬼章及首领多人。回师后,以功拜西上门使、康州刺史,徙知鄜州。西夏军进犯延安时,赵禼用种谊统帅诸将。夏军闻听种谊领兵,便不战而溃。延安人赞誉说:“得谊,胜精兵二十万!”迁熙河钤辖,知兰州。“兰州与通远皆绝塞,中间保障不相接,腴田多弃不耕,谊请城李诺平以扼冲要”。会迁东上閤门使、保州团练使。种谊性豪爽,有气节,喜读书。他治军严整,令一下,将士冒死不敢避。每次遇敌作战,他知已知彼,估计不能胜即不发兵,故每战皆胜。卒年55岁。

  • 寿翁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京兆长安
  • 本名种谊
  • 职业将领
  • 官职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

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种谊的哥哥种古入朝觐见宋神宗赵顼,宋神宗询问他的家世,于是授任种谊官职。熙宁六年(1073年),种谊跟从高遵裕收复洮州、岷州。后来,种谊平定山后羌人的叛乱,官至熙河副将。

种谊出使唃厮啰(吐蕃人所建立的政权,建都青唐,即今青海西宁),唃厮啰国主董毡派遣鬼章在边界上迎候种谊,故意取道曲折,来显示他们道路的险远。种谊本来熟悉那里的地理,责备鬼章说:“你在浅井中跳动,以为我不知道路远近吗?”命令他走近便的路。鬼章发怒,用兵器威胁种谊,种谊声色不变,最终改变路线。后来,种谊出朝担任路都监。从兰州渡河征讨敌寇,斩首六百人,多次调任为西京使。

元祐元年(1086年),种谊担任岷州知州。元祐二年(1087年)八月,当时鬼章自此诱杀景思立后,更加自恃强大,大有窥测旧地之心,派他的儿子到宗哥那里请求增兵入寇,并且勾结降附的羌人作为内应。种谊刺探到他的情况,上疏请求除掉他。朝廷下诏派游师雄到种谊那里商议得失,就和姚兕合兵前往征讨。羌人迎战,种谊把他们打退,追击逃兵到洮州。八月二十八日,种谊赶快进攻,早上大雾掩盖,半步路就看不清。种谊说:“我军远来,敌人当然不知实力的强弱,趁这大雾可以一鼓攻下。”就亲自击鼓进军。一会儿,大雾散开,先登上的人已攻克洮州城,抓获鬼章。种谊开玩笑问他:“分别后安好吗?”鬼章不能回答,后来慢慢地对人说:“我生来恨种使,今天果然被他捉住。天不让我重新占有旧地,这是命。”种谊俘虏鬼章回来。十月二十二日,朝廷评论收复洮州之功,升任种谊为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赏赐银帛不等。后改任鄘州知州。

西夏侵犯延安,赵禼派种谊统领诸将。夏军听闻种谊来到,都吓得溃逃。延安人说:“有了种谊,胜过精兵二十万。”升任熙河钤辖、兰州知州。兰州和通远都是隔绝的要塞,中间亭障和防御设施不相连接,肥沃的田地多数放弃不种,种谊请求在李诺平筑城以扼守要冲。升任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最终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五岁。

种谊倜傥而有气节,喜欢读书。治军严整,命令一下,虽死不逃避;遇到敌军,估量打不胜就不出战,所以每次战斗从未失败。岷羌酋长包顺、包诚恃功骄纵,前任太守一味姑息,种谊到任后,待他们很优厚。他们有小过失,种谊叱令交付吏员治罪,准备依法惩处。包顺、包诚磕头伏罪,情愿效命来赎罪,种谊便让他们交罚金释放,众羌人由此害怕服从。到洮州之役时,包顺、包诚二人的功劳最多。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