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张彝

张彝(北魏大臣)

张彝
张彝(461~519年),字庆宾,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魏大臣,平陆侯张灵真之子。出身清河张氏,个性豪放,精通经史。孝文帝时,担任散令,奉使出巡,清廉干练,执法不阿,转任主客令、平陆伯。参谋迁都洛阳,累迁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尚书。宣武帝时,授侍中,出任秦州都督,颇得民心,使得羌夏畏服,授金紫光禄大夫。孝明帝时,加任征西将军、冀州大中正。神龟二年(519年),去世,享年五十九,获赠使持节、卫将军、冀州刺史,谥号为文,撰成《历帝图》五卷。

  • 全名张彝
  • 庆宾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河北郡大阳县
  • 最高官职秦州都督

早年经历

张彝,字庆宾,出身清河张氏。个性公正强直,有风气,历览经史。北魏高祖元宏初,袭封平陆侯爵,与卢渊、李安民等结为亲友,往来朝会,常相追随。卢渊为主客令,李安民与张彝并为散令。

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文明太后雅尚恭谨,因会次见其如此,遂召集百僚督责之,令其修悔,而犹无悛改。善于督察,每东西驰使有所巡检,张彝恒充其选。清慎严猛,所至人皆畏伏,俦类亦以此高之。迁主客令,例降侯为伯,转太中大夫,仍行主客曹事。寻为黄门。后从驾南征,母忧解任。张彝居丧过礼,送葬自平城达家,千里徒步,不乘车马,颜貌毁瘠,当世称之。

参谋迁都

高祖元宏巡幸冀州,遣使吊慰,诏以骁骑将军起之,还复本位。以参定迁都之勋,进爵为侯,转太常少卿,迁散骑常侍,兼侍中,持节巡察陕东、河南十二州,甚有声称。使还,以从征之勤,迁尚书。坐举元昭为兼郎中,黜为守尚书。

出京奔走

世宗初,除正尚书、兼侍中,寻正侍中。世宗亲政,罢出六辅,彝与兼尚书邢峦闻处分非常,出京奔走。为御史中尉甄琛所弹,云"非虎非兕,率彼旷野",诏书切责之。

出任秦州

寻除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务尚典式,考访故事。及临陇右,弥加讨习,于是出入直卫,方伯威仪,赫然可观。羌夏畏伏,惮其威整,一方肃静,号为良牧。其年冬,洛阳太极殿建成,张彝与郭祚等俱以勤旧被征。及还州,进号抚军将军,彝表解州任,诏不许。敷政陇右,多所制立,宣布新风,革其旧俗,民庶爱仰之。为国造佛寺名曰兴皇,诸有罪咎者,随其轻重,谪为土木之功,无复鞭杖之罚。

争娶公主

时陈留公主寡居,张彝意愿选尚公主,公主亦许之。左仆射高肇亦迎娶公主,公主意不可。高肇怒,谮害张彝于世宗,诬称张彝擅立刑法,劳役百姓。诏遣直后万贰兴驰驿检察。万贰兴,高肇所亲爱,必欲致张彝深罪。张彝清身奉法,求其愆过,遂无所得。见代还洛,犹停废数年,因得偏风,手脚不便。然志性不移,善自将摄,稍能朝拜。久之,除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爱好知己,轻忽下流,非其意者,视之蔑尔。虽疹疾家庭,而志气弥高。世宗善之。

征西将军

肃宗初,加征西将军、冀州大中正。虽年向六十,加之风疾,而自强人事,孜孜无怠。公私法集,衣冠从事;延请道俗,修营斋讲;好善钦贤,爱奖人物。南北新旧,莫不多之。大起第宅,徽号华侈,颇侮其疏宗旧戚,不甚存纪,时有怨憾焉。荣宦之间,未能止足。屡表在秦州预有开援汉中之勋,希加赏报,积年不已,朝廷患之。第二子张仲瑀上封事,求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由是众口喧喧,谤讟盈路,立榜大巷,克期会集,屠害其家。张彝殊无畏避之意,父子安然。神龟二年二月,羽林虎贲几将千人,相率至尚书省诟骂,求其长子尚书郎张始均,不获,以瓦石击打公门。上下畏惧,莫敢讨抑。遂便持火,虏掠道中薪蒿,以杖石为兵器,直造其第,曳彝堂下,捶辱极意,唱呼嗷嗷,焚其屋宇。始均、仲瑀当时逾北垣而走。始均回救其父,拜伏群小,以请父命。羽林等就加殴击,生投之于烟火之中。及得尸骸,不复可识,唯以髻中小钗为验。仲瑀伤重走免。张彝仅有余命,沙门寺与其比邻,舆致于寺。远近闻见,莫不惋骇。

晚年病逝

张彝临终,口占左右。遂卒,时年五十九。官为收掩羽林凶强者八人斩之,不能穷诛群竖,即为大赦以安众心。有识者知国纪之将坠矣。丧还所焚宅,张始均东西分敛于小屋。张仲瑀遂以创重避居荥阳,至五月,创得渐瘳,始奔父丧,诏赐布帛千匹。灵太后以其累朝大臣,特垂矜恻,数月犹追言泣下,谓诸侍臣曰:"吾为张彝,饮食不御,乃至首发,微有亏落。悲痛之苦,以至于此"。乃赠使持节、卫将军、冀州刺史,谥号文侯。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