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张衡

张衡(道教正一派第二代张天师)

张衡
张衡(96~179年),字灵真,沛国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东汉末年天师道第二代天师,留侯张良的后代,天师张道陵长子,汉中太守张鲁的父亲。永寿二年(156年),袭教,居于阳平山。光和二年(179),去世,时年八十四岁。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 中文名张衡
  • 别名字灵真
  • 国籍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96年
  • 逝世日期179年
  • 毕业院校私塾
  • 职业天师
  • 主要成就道教派系天师道第二代天师
  • 出生地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
  • 信仰道教

《三国志·张鲁本传》云:“陵死,子衡行其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下简称仙鉴)说: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光和二年(179)正月,以祖传印剑付给张鲁,与妻卢氏得道于阳平山。嘱付儿子张鲁: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见《汉天师世家》)。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后世道家一般认为在张衡死后,天师道教权曾一度落入张修之手,中平元年(184年),张角起义时,张修改进天师道为五斗米道,并响应张角的起义。刘焉入蜀时,镇压了蜀中的起义军,收编了张修的五斗米师,封张修为别部司马。后刘焉令张鲁与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张鲁与张修掩杀蘇固后,断绝斜谷,张鲁复袭杀张修,利用张鲁祖(张道陵)、父(张衡)两代的威信,夺回了教权。

除正史《三国志》、《后汉书》及其他常见野史以外,家族资料多出于《汉天师世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历代神仙通鉴》、《张氏全谱》。

世系

张良一一张不疑一一张高一一张通一一张无妄一一张里仁一一张觉一一张起一一张翳(字大顺)。

父母

张陵,或作“张道陵”,字辅汉,天师道创始者,正一真人,第一代天师。

孙氏:贞女,一云雍氏,名不详。张陵之妻,生有二子四女。子为:衡、权;女为:文姬、文光、贤、芝。

张道圣:张大顺子,仅记于《张氏全谱》,与张道宏的长幼不明。

张道宏:张大顺子,仅记于《张氏全谱》,曾任兖州太守,后隐居,与张道圣的长幼不明。

兄弟姐妹

张陵六子女长幼顺为:张文姬,张衡,张权,张文光,张贤姬,张芳芝

《历代神仙通鉴》云:(孙氏)始生女,名文姬;既生子衡。越三年,又生子权,复连生三女,曰文光、贤姬、芳芝。

张文姬:张道陵之长女,张衡之姐,适陈郡(一作陈州)袁公之子,家豪、好道,成婚最久,久之白日抱五儿升天。

张权:《张氏全谱》作张机,比张衡小的弟弟,娶妻王氏,其他信息不详。

张文光:张道陵之次女,为广陵王妃。

张贤:字贤姬,天师张道陵之第三女,为燕王妃,好道,集真人之法,久之白日升天(一云劝燕王修真不从,即乃飞升。)。

张芝:字芳芝,天师张道陵之第四女,多得道术,出家魏公曹操第二子(一云第三子),夫故犯父讳,遂郁郁不乐于家,于宅后白日飞升。

妻子

卢氏:名不详,贞静,张鲁、张卫、张愧、张玉兰、张徵之母,以道术养生,有少容,因张鲁不听刘璋之命而与子张徵一起被刘璋所杀。通称:张鲁母、卢夫人。

子女

张衡四子一女长幼顺为:张鲁,张卫,张愧;张玉兰与张徵的长幼不明。

张鲁:字公祺(或作“公期”、“公棋”、“公旗”),张衡之长子,天师道系师,归降曹操后为镇南将军。

张卫:字公则,一般认为系张衡次子,张鲁之弟、张愧之兄,随张鲁投降曹操后为昭义将军。

张愧:字公仁,一作张傀,一般认为系张衡第三子。张鲁、张卫之弟,随张鲁投降曹操后为南郡太守。

张玉兰:张衡之女,一云为张鲁之女,幼而洁素,不茹荤血。

张徵:张衡之子,张鲁之弟,因张鲁不听刘璋之命而与母亲卢氏一起被刘璋所杀。其名仅见于《张氏全谱》。

张富:字元微,张鲁长子,辟丞相掾给事,黄门侍郎,历汉中太守,封昌亭侯。久之,得道,尸解而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作张滋。

张广:字嗣宗,《太平御览》引《魏志》所载为张鲁次子,《张氏全谱》作张旅历。

张永:字龄宗,张鲁第三子(一云为次子),或与张广为同一人。历奉车都尉议郎,封楼亭侯,得道尸解。《张氏全谱》中作张永历。

张盛:字元宗,张鲁第四子(一云为第三子),天师道第四代天师。魏初至鄱阳入龙虎山传扬道教,四方学道者日众。道教历代天师均在江西龙虎山传教即自张盛始。《张氏全谱》中作张盛历。

张溢:字立宗,张鲁第五子(一云第四子),仕历牙门将军,驸马都尉,讨寇将军,汉中、南郑太守,阆中侯。久之,得道尸解,《张氏全谱》作张溢历。

张巨:字儒宗,张鲁第六子(一云第五子),仕历侍御史、安南正参、义阳太守。久之,得道尸解,《张氏全谱》作张巨历。

张梦得,字文宗,七子,历谏议大夫、宗正,得道尸解。

张氏:张鲁之女,后来嫁给曹操之子曹宇。

曾孙

张昭成:字道融,张盛之长子也,天师道第五代天师。学道不懈,每端坐室中,出神数百里外,能驯虎豹,而尸温温如生。既葬,冢上生菌数千。一日,居人见鹤穿墓而出,有彩云盛之。后开墓视之,唯冠履在焉[一云:晋初得道,至成帝咸康年中仙去]。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卷十九·张衡传

嗣师张衡,字灵真,张正一真人长子也(一云字子平,颇精元象,学道。继出,仕汉为陇西刺史,迁侍中)。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时,帝闻其有道,征为黄门侍郎,不就,不关世务,吐纳不食。于汉灵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二十三日,以真人之法付子,师与妻卢氏得道阳平山,白日飞升。

《汉天师世家》

张衡传

二代嗣师,讳衡,字灵真。精修至道,不与世接。被征为黄门侍郎,不就。永寿二年,袭教居阳平山,岁以经录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朗,闻者有感。汉光和己未年正月(179年),以印剑付子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为民害者,是以亲遇圣师,建立大教。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汝其递相传授,世承人伦,世遵成训。于是率诸弟子拜日:祖师志愿弘博,因家立教,永世为宗,绿与道符,身为法嗣,承先启后,厥任为难,敢不只勤用弘玄化。言毕,与妻卢氏于阳平山,白日上升。大元至大元年,武宗皇帝制曰:盖闻古先哲王,莫不以清静宁民为本。公孙有大院之访,陶唐有汾水之往,所以博求至理,在囿天下也。朕甚慕之。天师正一之教,其几是乎。今有司以嗣师位号为请,惟师嗣守道器,遗荣冲引,尚安事名。然继宗开绪纳俗安善之边,不可不表也。宜有显称,以致遐仰。可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钞道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