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张衡

张衡(道教正一派第二代张天师)

张衡
张衡(96~179年),字灵真,沛国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东汉末年天师道第二代天师,留侯张良的后代,天师张道陵长子,汉中太守张鲁的父亲。永寿二年(156年),袭教,居于阳平山。光和二年(179),去世,时年八十四岁。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 中文名张衡
  • 别名字灵真
  • 国籍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96年
  • 逝世日期179年
  • 毕业院校私塾
  • 职业天师
  • 主要成就道教派系天师道第二代天师
  • 出生地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
  • 信仰道教

《三国志·张鲁本传》云:“陵死,子衡行其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下简称仙鉴)说: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光和二年(179)正月,以祖传印剑付给张鲁,与妻卢氏得道于阳平山。嘱付儿子张鲁: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见《汉天师世家》)。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后世道家一般认为在张衡死后,天师道教权曾一度落入张修之手,中平元年(184年),张角起义时,张修改进天师道为五斗米道,并响应张角的起义。刘焉入蜀时,镇压了蜀中的起义军,收编了张修的五斗米师,封张修为别部司马。后刘焉令张鲁与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张鲁与张修掩杀蘇固后,断绝斜谷,张鲁复袭杀张修,利用张鲁祖(张道陵)、父(张衡)两代的威信,夺回了教权。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