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张璪

张璪(唐代书画家)

张璪
张璪,一作藻,字文通,汉族,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画家。

  • 中文名张璪zǎo
  • 别名张文通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职业画家
  • 主要成就画论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破墨法,工松石。
  • 出生地江苏苏州
  • 代表作品《松石图》,《寒林图》,《松竹高僧图》,《绘境》
  • 文通

张璪约活跃于8世纪后期,擅长文学,善画山水松石,尤以画松为人所称道。擅水墨山水,尤精松石,传说他能双手分别执笔画松,“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云,槎枒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有双管齐下之誉,可见张璪的高超技艺。又用手蘸墨作画,不求巧饰。画山水重灵感,富于激情,其山水高低秀丽,咫尺重深,为唐代水墨山水画之代表。朱景玄还说他的山水画“高低秀丽、咫尺重深,石尖欲落,泉喷如吼”。盖以为“其近也,若逼人面寒,其远也,若极天之尽”。形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唐文粹》卷九十七记载张璪作画时情景,可以看出其作画笔势激越,飒爽英姿。其时座上宾客二十四人,都来看他作画,张璪居其中,箕坐鼓气,少顷“神机始发”,他便“若流电激空,惊飙戾天,摧挫斡掣,(援)霍瞥列,毫飞墨喷,捽掌如裂,离合惝恍,忽生怪状”。作画之后,“投笔而起,为之四顾”。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中说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之后,紧接着便说“树石之状,妙于韦偃,穷于张通(张璪)”。在唐人心目中,张璪的画还是高于王维等人的。张璪作画喜用紫毫秃笔,属于吴道子型激情一派画家,他往往秃笔抹写,画至得意处,忘乎所已。干脆以手醮色,挥涂起来,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乃至于发展为王默的“脚蹙手抹”。后世的指画当受其影响。

张璪的山水画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墨为主,不贵五彩。荆浩《笔法记》云“张藻员外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这种“不贵五彩”、“笔墨积微”水墨画法在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