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元孝友

元孝友(东魏北齐时期大臣)

元孝友
元孝友(?~551年),字孝友,河南洛阳人。东魏、北齐时期大臣,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济南康王元昌之子。少有时誉,袭爵临淮王,迁沧州刺史。为政温和,方便百姓。迁河南尹,以法自守,善事权势,颇有政绩。北齐建立后,降为临淮县公,拜光禄大夫。天保二年,为文宣帝高洋所杀。

  • 本名元孝友
  • 别名拓跋孝友
  • 孝友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族
  • 出生地河南洛阳
  • 逝世日期551年
  • 主要成就为政河南尹,以法自守,甚著声称
  • 爵位临淮王→临淮县公
  • 担任职务沧州刺史、河南尹、光禄大夫

早年经历

元孝友,少有时誉,袭爵临淮王,累迁沧州刺史。为政温和,好行小惠。不能清白,而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便之。

为政措施

孝静帝时,元孝友为针对政府邻里政策出现的差错,奏表说:“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闾,五家为比邻。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徵发皆免,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京邑诸坊,或七八百家,唯 一里正、二史,庶事无阙,而况外州乎?请依旧置,三正之名不改,而百家为四闾,闾二比。计族省十二丁,得十二匹赀绢。略计见管之户,应二万余族,一岁出赀绢二十四万匹。十五丁出一番兵,计得一万六千兵。此富国安人之道也。古诸侯娶九女,士有一妻二妾。《晋令》:诸王置妾八人,郡公、侯妾六人。《官品令》:第一、第二品有四妾,第三、第四有三妾,第五、第六有二妾,第七、第八有一妾。所以阴教聿修,继嗣有广。广继嗣,孝也;修阴教,礼也。而圣朝忽弃此数,由来渐久。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妇人多幸,生逢今世,举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设令人强志广娶,则家道离索,身事迍邅,内外亲知,共相嗤怪。凡今之人,通无准节。父母嫁女,则教之以妒;姑姊逢迎,必相劝以忌。持制夫为妇德,以能妒为女工。自云不受人欺,畏他笑我。王公犹自一心,已下何敢二意?夫妒忌之心生,则妻妾之礼废;妻妾之礼废,则奸淫之兆兴。斯臣之所以毒恨者也。请以王公第一品娶八,通妻以备九女;称事二品备七;三品、四品备五;五品、六品则一妻二妾。限以一周,悉令充数,若不充数及待妾非礼,使妻妒加捶挞,免所居官。其妻无子而不娶妾,斯则自绝,无以血食祖、父,请科不孝之罪,离遣其妻。臣之赤心,义唯家国,欲使吉凶无不合礼,贵贱各有其宜,省人帅以出兵丁,立仓储以丰谷食,设赏格以擒奸盗,行典令以示朝章,庶使足食足兵,人信之矣。又冒申妻妾之数,正欲使王侯、将相、功臣子弟,苗胤满朝,传祚无穷,此臣之志也。”有司有不同意的,孝友又说:“今人生为皂隶,葬拟王侯,存没异途,无复节制,崇壮丘垅,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又夫妇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礼。而今之富者弥奢,同牢之设,甚于祭槃。累鱼成山,山有林木,林木之上,鸾凤斯存。徒有烦劳,终成委弃,仰惟天意,其或不然。请自兹以后,若婚葬过礼者,以违旨论,官司不加纠劾,即与同罪。”

孝友在河南尹为政时,以法自守,甚著声称。然性无骨鲠,善事权势,为正直者所讥。

被害身亡

公元550年,北齐受禅,依例降爵,封临淮县公,拜光禄大夫。天保二年(551)冬,受诏入晋阳宫。出宫后,与元晖业一同被杀。

轶事典故

孝静帝(元善见)宴齐文襄王高澄于华林园。元孝友因醉自誉,又云陛下许赐臣能。帝笑曰:"朕恒闻王自道清。"文襄帝:"临淮王雅旨舍罪。"于是君臣俱笑而不罪。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