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元思

元思(北魏宗室大臣)

元思
元思(467年~506年),名思誉,字永全,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之孙,汝阴灵王拓跋天赐次子。元思自幼志业冲远,出继乐陵王拓跋胡儿。和平四年,袭封乐陵王。统兵镇抚蠕蠕、匈奴和东夷,保卫北部边疆。历任并州、平州、恒州刺史。面对穆泰谋反,知情不报,贬为庶民。太和末年,恢复王爵。正始三年(506年),去世,时年四十岁,追赠使持节、镇北大将军、光州刺史,谥号为密。

  • 本名元思
  • 别名元思誉
  • 永年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族
  • 出生地河南洛阳
  • 出生日期467年
  • 逝世日期506年
  • 主要成就镇伏蠕蠕、匈奴和东夷
  • 官职镇东大将军 营州刺史
  • 爵位乐陵王
  • 封赠镇北大将军 光州刺史
  • 谥号

元思,景穆皇帝拓跋晃孙子,汝阴王拓跋天赐第二子,本名永全。和平四年,袭封乐陵王后,改名思誉。

初,蠕蠕犯塞,以为镇北大将军、北征大都督。后除使持节、本将军、领护匈奴校尉、并州都督、中军都将,出为使持节、镇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加领护东夷校尉,转为镇北将军,行镇北大将军、都督恒代二州军事。高祖元宏引见百官于光极堂,谓之:"恒代路悬,旧都意重。故屈叔父远临此任,不可不敬慎所临,以副朕望。"

及穆泰阴谋不轨,元思知而不告。孝文帝宽恕死罪,削封为庶人。太和末年,恢复王爵。

宣武帝正始四年,薨,赠光州刺史,谥号为密。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