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袁淑

袁淑(南朝宋大臣)

袁淑
袁淑(408年—453年),字阳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宋大臣。出身官宦之家,丹阳尹袁豹少子、袁湛侄子。初任彭城王刘义康司徒祭酒,免官。补衡阳王刘义季右军主簿,临川王刘义庆卫将军谘议参军,迁司徒左西属。出为宣城太守,后任补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449年),迁尚书吏部郎。其年秋,宋文帝北伐,袁淑出任始兴王刘浚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征拜御史中丞、太子左卫率。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弑杀宋文帝,袁淑不从刘邵,亦被杀。孝武帝刘骏即位后,赠袁淑侍中、太尉,谥号忠宪。有文集。

  • 本名袁淑
  • 别名袁阳源
  • 阳源
  • 所处时代南朝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出生日期408年
  • 逝世日期453年
  • 主要作品《袁阳源集》
  • 主要成就吏部侍郎 御史中丞 太子左卫率

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袁淑小时就有风致,没有几岁他的伯父袁湛对家人说:“袁淑不是一般的小孩。”

到了十几岁时,袁淑被姑父王弘赏识。他不研究章句之学,而是旁征博览,学习各种知识。喜欢写文章,文辞艳丽,风格遒劲,气势纵横,极富学识才气。州里任命他为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都未接受。彭城王刘义康任命他为军司祭酒。刘义康不喜欢文学,虽然对他以礼相待,但终究比较疏远。刘湛是袁淑叔母的哥哥,想要袁淑投靠他,但袁淑却不愿意,从此两人关系很不好。袁淑不久因病被免官。后补任衡阳王刘义季右军主簿,迁任太子洗马,因脚有疾病未接受。卫军临川王刘义庆非常爱好文学,请他任咨议参军。不久,调任司徒左西属。出朝任宣城太守,入补中书侍郎,因服母丧而辞职。丧期完毕后任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袁淑调任尚书吏部郎。这年秋天,宋大举北伐,袁淑在陪同宋文帝刘义隆时镇定自若地说:“如今我们北伐,定会在中岳鸣銮,横扫赵魏的敌人,正是到泰山封禅的大好时机。我欣逢这千年一遇的盛事,愿进献一篇《封禅书》。”宋文帝笑着说:“那可是盛德伟业才能做的事,我怎么配得上!”袁淑出朝任始兴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他刚到府衙时,始兴王刘浚引见他,对他说:“想不到你屈尊低就。”袁淑答道:“朝廷派下官来本来就是要光耀你的府衙。”随后还朝任御史中丞。

袁淑出口夸诞,常被当时人嘲笑。始兴王刘浚曾送三万钱币给袁淑作为饷金,一夜之后又派人去追回,说是送的人搞错了,想以此戏弄袁淑。袁淑调任太子左卫率。太子刘劭将要杀君叛逆时,那日晚上袁淑值班,二更多时,刘劭召集袁淑和萧斌等人,他痛哭流涕地说:“皇帝听信谗言,要废弃我。我自省并没有过错,怎能受这个冤枉。明天我就要行大事,希望你们鼎力相助。”袁、萧二人说:“从古到今没有这样做的道理,希望你三思。”刘劭勃怒变色,手下就要动手。萧斌害怕了,说:“我过去在你手下供职,总想为你效力,何况现在情况如此紧迫,我会竭力听从你的号令。”袁淑斥责萧斌说:“你就觉得殿下真会这样做吗?殿下小时候曾中风,可能这时是他的病又发了。”刘劭更加愤怒问袁淑:“这事能不能成功?”袁淑说:“你处在不被怀疑的位置上,还担心不能成功吗?但是,成功之后会为天地不容,大祸也就随即临头了。希望你迅速打消这个念头。”刘劭手下的人抓住袁淑的衣领说:“这是什么样的事,怎么能说不干!”袁淑出来回到其官署,围着椅子不停走动,一直到四更才睡。劭就要出发,已经与萧斌一起上了车子,急切地呼喊袁淑,袁淑睡着不起来。劭将车子停在奉化门,催促袁淑出来的人接二连三。袁淑慢慢起床,走到他们的车后,刘劭让他上车,袁淑拒绝了。刘劭就令手下:“用刀砍了他!”袁淑即被杀于奉化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刘劭即位后,追赠袁淑为太常。对他的亲属给以丰厚的赏赐。

刘骏接位后,下诏追赠袁淑为侍中、太尉,谥号为“忠宪”。袁淑以及徐湛之、王僧绰、卜天与四家从此长期得到朝廷的俸禄。袁淑有文集流传于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