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应璩

应璩

应璩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休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 本名应璩
  • 字号休琏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汝南
  • 出生时间190年
  • 去世时间252年
  • 职位侍中、大将军长史

应玚之弟。博学好作文,善于书奏。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时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秉政时,多违法度,应璩作诗讥劝他,其中的言论都切合当时社会上的要害,所以社会上都流传其诗。他的几个儿子中,应贞年少就有才名,口才也好。登高第,历位显要的高职。晋代任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

在汉魏时期因战争与瘟疫时期,应璩已算寿命比较长的了。他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