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杨琦

杨琦(东汉末年侍中)

杨琦
杨琦,一作杨奇,字公挺(或作公伟、公绰)。太尉杨震曾孙(一作玄孙)。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志节,不以家势为名,交结英豪,在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门徒常有二百人。汉献帝西迁时多有功劳。官至侍中、卫尉。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追封其子杨亮为阳成亭侯。杨琦玄孙杨铉是隋文帝杨坚的六世祖。

  • 全名杨琦
  • 别名杨奇
  • 公挺(或作公伟、公绰)
  • 所处时代东汉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司隶弘农郡华阴县
  • 主要成就帮助汉献帝东迁
  • 最高官职侍中
  • 家世弘农杨氏

少有志节

杨琦,一作杨奇,字公挺(或作公伟、公绰),为杨震曾孙。

三国志DS 杨琦形象杨琦少有志节,通晓经学,才性敏畅,不以家势为名,交结英豪,在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门徒常有二百人。

靡事不对

汉灵帝时,杨琦入补为侍中。凡是灵帝所问,杨琦引经据义,皆能对答。灵帝曾问道:“朕相比桓帝怎么样?”杨琦回答:“陛下躬秉艺文,圣才雅藻,有优于先帝;礼善慎刑,则未之有。如今陛下比于桓帝,犹如虞舜比德唐尧。”灵帝听后不高兴,说道:“杨琦刚横,不愧为杨震的子孙,死后必定也会招来大鸟吊孝。”

后来,杨琦出任汝南太守。灵帝去世后,杨琦再次入朝,迁为侍中、卫尉,跟随汉献帝迁都长安,有功于国。

佐帝东归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争斗于长安城中。李傕将献帝劫持到北坞,与内外隔绝。当时侍臣饥饿,献帝请求李傕赐给五斛米、五具牛骨,李傕却只送来几具臭牛骨。献帝大怒,打算责备李傕,杨琦上奏:“李傕是边地之人,沾染蛮夷的风气,如今他自知犯下悖逆之罪,经常闷闷不乐,想要把车驾带到黄白城以泄其愤。臣希望陛下能容忍,暂时不可彰显其罪。”献帝听从。

同年六月,杨琦与黄门侍郎丁冲、钟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及李傕手下大将杨奉、军吏杨帛共同谋诛李傕,恰逢李傕因其他事杀死杨帛,杨奉便率兵投向郭汜。李傕势力衰弱,献帝得以东归。(注:《后汉书》此处作“诱傕部曲将宋晔、杨昂”,但此二人不见于其他书记载)

七月,献帝车驾出长安东归,到达宣平门,即将渡桥。郭汜的士兵拦住桥问:“车上是天子吗?”车驾不得向前,李傕的士兵都拿戟护在乘舆左右,侍中刘艾大呼:“车上正是天子!”让杨琦高举车帷。献帝对士兵说道:“你们不退后,怎么还敢逼近至尊?”郭汜士兵方才撤退。车驾成功过桥后,士民皆呼万岁。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迁都许县,追论杨琦之功,封他的儿子杨亮为阳成亭侯。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