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羊舌鲋

羊舌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羊舌鲋
羊舌鲋(前580年-前528年),复姓羊舌,名鲋,字叔鱼,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太傅羊舌职之子,羊舌四族之一。羊舌鲋出生在奴隶主家庭。青少年时期,凭着父兄的势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得到重臣韩宣子的重用,代理掌管军权的司马,带军到邹国的训练。平丘会盟后,吹嘘功劳,献媚请功,担任大司寇,执掌了晋国主管刑狱诉讼的大权,接手了刑侯和雍子的土地纠纷案宣判雍子无罪、刑侯有罪,强行把刑侯的田产划到了雍子的田产范围内。晋昭公元年(前531年),刑侯一怒之下,拔剑杀死羊舌鲋。孔子评价羊舌鲋“贿也”、“诈也”、“贪也”,集三恶于一身,死有余辜。代理司马、代理司寇期间,不能以身护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被定罪为“墨”,“贪墨”一词来源于此,将他的名字永久钉在贪官污吏的耻辱柱上。

  • 叔鱼
  • 所处时代春秋
  • 逝世日期前528年
  • 主要成就晋国大夫
  • 本名羊舌鲋
  • 国别晋国
  • 父亲羊舌职
  • 兄长羊舌赤
  • 弟弟羊舌虎

出奔鲁国

前552年,栾盈被晋国驱逐,不少党羽被杀,羊舌氏的叔虎也在其中,牵涉到伯华叔向两兄弟一度下狱,叔鲋则出奔鲁国,得到季武子的帮助才回到晋国。

代理司马

公元前529年,韩宣子为了提高晋国的霸主威信,显示晋国强大的势力,决定召集当时各个诸侯国到平丘(今河南封丘县)召开盟会。这年七月,韩宣子让羊舌鲋当上掌管军权的代理司马,带领军队到东方邹国的南面去训练。

羊舌鲋带领大队人马30多万,浩浩荡荡地向邹国前进,经过卫国的时候,他贪婪的嘴脸就开始暴露出来。他命令军队在卫国境内停下来,要求卫国国君给他贵重的礼品。一开始卫国国君并没有理会他的无礼要求,羊舌鲋恼羞成怒,于是纵容他手下的士兵,打着割草喂马的旗号,在卫国的境内四处乱砍乱伐,搞得民不聊生,百姓叫苦不迭。卫国是个小国,不敢和强大的晋国闹翻,只好忍气吞声地派人送了一箱精美的绵缎给羊舌鲋,这才送走了这个瘟神。

代理理官

前528年,因为理官士景伯去了楚国,羊舌鲋代理理官,韩宣子把一桩诉讼多年却没有能够得到解决的土地纠纷案交给他处理。案子的主角是晋国两个很有地位的人物,一个叫刑侯,一个叫雍子,他们俩为了如何划分田产的边界发生了冲突。

羊舌鲋开始接手此案的时候,雍子抢先获得了消息。为了打赢官司,他主动把自己美貌如花的女儿嫁给了羊舌鲋。羊舌鲋得到雍子的女儿后,不问是非曲直,就宣判雍子无罪,刑侯有罪,强行把刑侯的田产划到了雍子的田产范围内,从而使雍子的田产扩大了不少。由于羊舌鲋执意错判,刑侯一怒之下,拔剑杀了羊舌鲋和雍子。

羊舌鲋死后,韩宣子把他的哥哥羊舌肸叫来问怎么办?羊舌肸说:“他们三个都应该定为死罪。”

于是,韩宣子接受了羊舌肸的主张,杀了刑侯,同时认为羊舌鲋因为贪婪被杀,是死有余辜,把他的尸体拉到繁华的大街上示众,借以警示世人。羊舌鲋身为执法大夫,不能以身护法、执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终于落了个死后弃尸于市的下场,他的名字从此被钉在贪官污吏的耻辱柱上。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