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夏侯玄

夏侯玄(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

夏侯玄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太初 (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夏侯尚之子、夏侯霸之侄、曹爽姑子 。魏文帝时世袭其父爵位,明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因与外戚毛曾同座时面露不悦,而被魏明帝曹叡贬为羽林监。景初三年(239年),曹芳继位,拜夏侯玄为散骑常侍、中护军。后任征西将军,与曹爽策划了失败的骆谷之役,大失人心。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杀,夏侯玄被剥夺兵权,他拒绝夏侯霸逃往蜀汉的建议,受诏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杀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为大将军,张缉为骠骑将军。但密谋泄露,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临死时,仍然面不改色,从容受刑,时年四十六岁。夏侯玄少时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目之以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在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司马懿认为“皆大善”。他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尤其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

  • 中文名夏侯玄
  • 别名夏侯太初、夏侯泰初
  • 国籍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公元209年(东汉建安十四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4年(曹魏嘉平六年)
  • 职业文学家、玄学家
  • 信仰玄学
  • 主要成就开创魏晋玄学先河
  • 代表作品《时事信》《答司马宣王书》《皇胤赋》《乐毅论》
  • 官职征西将军、大鸿胪、太常
  • 封爵昌陵乡侯
  • 典故蒹葭倚玉树
  • 地位四聪之一

弱冠知名

夏侯玄是夏侯尚之子,夏侯霸之侄,曹爽姑姑的儿子。

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去世,夏侯玄承袭其爵位昌陵乡侯。

夏侯玄少时便有名声,在弱冠时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因在和毛皇后之弟毛曾同坐时面露不悦,而被魏明帝曹叡记恨,贬其为羽林监。 

建议时政

景初三年(239年),少帝曹芳即位,由夏侯玄的表亲大将军曹爽辅政,夏侯玄升任散骑常侍、中护军。 

司马懿曾经与他谈及时事,夏侯玄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政治制度,被司马懿赞同。后任征西将军,掌管雍州、凉州军事。 

正始五年(244年),夏侯玄与曹爽一起策划了失败的骆谷之役,大失人心,为时人所嘲笑。 

入朝被抑

正始十年(249年),夏侯玄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不久徙太常。夏侯玄为司马氏所抑制,郁郁不得志。 自从被征回朝廷后,从不结党营私,也未蓄养美姬。 

据《魏氏春秋》记载:当初,夏侯霸与夏侯玄一同被征召,夏侯霸将南逃至蜀汉,想要叫夏侯玄与他一起离开。夏侯玄说:“我怎么能为了苟存自己而投降敌国呢?”于是接受诏命前往京师。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去世后,许允对夏侯玄说:“没有可以忧虑的了!”夏侯玄却叹息道:“士宗(许允字),你怎么看不清时事呢?此人(指司马懿)尚且能够以世代的交情善待我,而子元(司马师字)、子上(司马昭字)是不会容忍我的。” 

从容受刑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密谋杀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为大将军,以张缉为骠骑将军。李丰秘密地告诉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说:“你们几个人在内廷,不法的事很多,大将军这人严厉刚毅,反复强调,张当的下场可以作为鉴诫。”苏铄等应诺听从他的命令。 

司马师秘密得知了他们的计划,于是请李丰来相见。李丰去后,立即被杀。这件事下交给主管部门,逮捕了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刘贤等人,押送给廷尉监管。 

夏侯玄到廷尉,不肯写罪辞。钟毓自亲自审理此事。夏侯玄严肃的责被钟毓道:“我有何罪?你要作为公府的令史来诘问我吗?那供辞就请你代我做吧!”钟毓因为他是名士,名节高而不可屈服,而在当夜就写出了罪辞,装作流泪交给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完后,只是点头而已。 

之后钟毓上奏说:“李丰等人阴谋胁迫君主,诛杀宰辅,大逆不道,请依法论处。”曹芳于是会集公卿百官廷尉来合议,众人都同意钟毓所判处的结果。 

曹芳下诏说:“齐长公主,是先帝遗留在人间的骨肉,宽恕她三个儿子的死刑。”于是,夏侯玄、张缉、乐敦、刘贤等,都被诛灭三族,其余的亲属迁到乐浪郡。 

三月,夏侯玄在东市被处斩,临斩时,仍然神色不变,举动自若,从容受刑,时年四十六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