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吴元载

吴元载(宋朝大臣)

吴元载
吴元载,字咸熙,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宋朝大臣,枢密使赠燕王吴廷祚之子。建隆初年,授太子右春坊通事舍人。其父出镇秦、雍,补为衙门都校。吴廷祚卒后,授供奉官。太平兴国三年,加阁门祗候,与太祝母宾古使契丹。九年,擢为西上阁门副使。历任陕州、秦州、富州、成都和单州,政绩卓著,以左卫将军致仕。咸平三年十一月,卒读于东京开封,享年五十三。

  • 本名吴元载
  • 咸熙
  • 所处时代北宋
  • 籍贯并州太原

吴元载,建隆初年,授太子右春坊通事舍人,赐绯鱼袋。廷祚出镇秦、雍,并补衙门都校。廷祚卒,授供奉官。太平兴国三年,加阁门祗候,与太祝母宾古使契丹。九年,擢为西上阁门副使,出知陕州。

雍熙三年,徙知秦州。州民李益者,为长道县酒务官,家饶于财,僮奴数千指,恣横持郡吏短长,长吏而下皆畏之。民负息钱者数百家,郡为督理如公家租调,独推官冯伉不从。益遣奴数辈伺伉按行市中,拽之下马,因毁辱之。先是,益厚赂朝中权贵为庇护,故累年不败。及伉屡表其事,又为邸吏所匿,不得达。后因市马译者附表以闻,译因入见,上其表。帝大怒,诏吴元载逮捕之。诏书未至,京师权贵已报李益。李益大惧,亡命。吴元载以闻,皇帝愈怒,诏州郡物色急捕之,获于河中府民郝氏家,鞫于御史府,具得其状,斩之,尽没其家。李益之子李仕衡先中进士,任光禄寺丞,诏除宗籍,终身不齿。李益之伏法,民皆饭僧相庆。

端拱初年,迁西上阁门使。淳化二年,领富州刺史,俄徙成都知府。蜀俗奢侈,好游荡,民无赢余,悉市酒肉为声妓乐,吴元载禁止之;吏民细罪又不少贷,人多怨咎。及王小波之乱,吴元载不能捕灭,受代归阙,而成都不守。时李仕衡为华州通判,常衔吴元载因事杀其父。伺吴元载至阙,遣人阅行装,收其关市之税。吴元载拒之,李仕衡抗章疏其罪,坐责郢州团练副使。移单州刺史,以疾授左卫将军致政。卒,年五十三。子吴昭明,为内殿崇班;吴昭矩,太子中舍人。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