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包令仪

包令仪(北宋官员)

包令仪
包令仪(960-1033年),北宋官员。字肃之,北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北宋名臣包拯的父亲。他自幼刻苦攻读,于24岁考中进士。宋真宗祥符五年(1012)任福建惠安县知县,后来任过朝廷虞部员外郎,掌管冶炼、茶、盐的生产;又曾做过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留守等。天圣八年(1030)左右卒,葬在合肥东门外的螺蛳岗。后朝廷追赠太保。(概述内图片来源:《黄冈务本堂包氏族谱·包令仪像》)

  • 别名包树德
  • 肃之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庐州(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
  • 出生日期960年
  • 逝世日期1033年
  • 本名包令仪

早年经历

包令仪出生于淮南路庐州合肥县东乡(今包公镇)小包村。

父包士通,耕读传家,曾为乡村塾师;母宣氏,终身务农。令仪少随父读私塾。

步入仕途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癸未科进士,后在京任职。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包令仪任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令。

三年后回京,先后被授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帅南京(今河南商丘)上护军、南京留守等职。

晚年辞官

晚年致仕移家合肥城内居住,妻张氏。

包令仪死后,朝廷赠官初为刑部侍郎,父以子拯贵,后赠太保。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