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韦津

韦津(唐朝官吏)

韦津
韦津,字悉达,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隋朝时期大臣,郧国公韦孝宽第六子。凭借门荫,起家员外郎,官至中书侍郎,管理户部事务。联合太府卿元文都留守洛阳,抵抗魏公李密,兵败被擒。归顺唐高祖李渊,历任开府、秦州总管长史、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封寿光县男,在陵州刺史任内去世。

  • 所处时代隋唐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京兆万年
  • 主要成就隋朝官员 抵抗李密
  • 本名韦津
  • 官职谏议大夫 检校黄门侍郎 陵州刺史

韦津,韦津在北周官至使持节、仪同大将军,封武阳郡开国公。

大业六年(610年),韦津官至朝请大夫、内史侍郎、河南郡赞治,后官至民部侍郎、检校民部尚书。

大业十二年七月甲子(616年8月27日),隋炀帝杨广前往江都,命令越王杨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总管留后事务。

义宁元年(617年),李密击败王世充,占据北邙山,进攻洛阳的上春门。正月乙丑(618年2月19日),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判左丞郭文懿、民部尚书韦津出兵抵抗李密,段达望见李密的军队人多势众,因为害怕率先撤回,李密发兵趁机进攻,隋军溃败,韦津被俘虏。李密逼迫韦津去说降洛阳城,韦津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决拒绝,李密为之感叹,没有加害韦津。

王世充杀元文都等人时,韦津因为被俘而幸免于难,李密失败后,韦津回到洛阳。王世充称帝,韦津受到深厚信任礼遇。

武德四年(621年),洛阳被唐朝平定后,唐高祖李渊因为和韦津是老朋友,征召韦津出任开府、秦州总管长史。韦津之后担任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封寿光县男,在陵州刺史任内去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